除了墨西哥戰場之外,巴哈馬群島那邊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利用巴哈馬群島做護航戰斗機地前進基地,這是司馬昭之心。美軍指揮官不可能不知道這層厲害關系。而且。部署在大巴哈馬島。大阿巴科島,新普羅維登斯島等島嶼上的戰術轟炸機將直接威脅到佛羅里達半島,打擊佛羅里達州的前線機場。以及個大中小城市。這個威脅不能說不大。在沒有辦法從海上反擊,并且打回巴哈馬群島的情況下,美軍的唯一選擇就是加強對巴哈馬群島的轟炸。
具體的任務是由美國陸軍航空兵執行的,而且是由阿諾德親自部署與指揮的。這下韓紹鋒也有麻煩了。到十月五日,也就是美軍全面轟炸巴哈馬群島的時候,陸戰隊只在克魯克德島上修好了一座機場,而且還主要是用來運送藥品等緊急物資地。當時,這座野戰機場上地條件相當簡陋,沒有辦法部署戰斗機。能夠與美軍航空兵對抗,掩護島嶼上的陸戰隊的只有護航航母上地艦載戰斗機。而為了確保速度慢得出奇的護航航母的安全。護航艦隊已經撤到了馬亞瓜納島東南海域,戰斗機飛到大巴哈馬島上的作戰半徑達到了350海里,也就是說,只能在前方巡邏大概一個小時,或者是作戰20分鐘。相反,從佛羅里達半島上起飛的美軍戰斗機飛到新普羅維登斯島上空也只有200到250海里而已,加上“野馬”本身的續航能力就要比“游隼”好一點,其巡邏時間長達兩個半小時,或者是進行至少40分鐘的空戰。如果需要保證在戰場上與美軍有同樣多的戰斗機在作戰。就要多投入一倍的作戰飛機數量。而當時護航艦隊攜帶的作戰飛機數量是相當有限地,根本就不可能滿足要求。
這個難題被交給了談仁皓,十月七日,談仁皓讓第三艦隊航空兵全部換上了戰斗機,由鄭冠華代替郝東覺指揮,前往馬亞瓜納島東南海域與護航艦隊會合,一同為陸戰隊提供防空掩護。而第一艦隊的兩支特混艦隊則由朱榮哲代替指揮,晚一天離開金斯敦,前往巴哈馬群島海域,尋找機會轟炸佛羅里達半島上的美軍機場。
艦隊的支援無法迅速到達,而陸戰隊的損失就慘重了。到十月八日的時候,已經100多名工程兵被炸死,另外還有300多名陸戰隊的官兵傷亡。最重要的是,當時已經運送到了前線的大量工程物資與設備被摧毀。原本計劃在在十月十日之前,在新普羅維登斯島上修建地大型野戰機場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也不可能修復該島上的美軍機場。按照韓紹鋒的估計,就算在艦隊到達之后,奪取了制空權,也要到十月底才有可能修復機場,并且建好野戰機場。也就是說,要到十月底,為轟炸機群護航的戰斗機才能夠進駐巴哈馬群島。
對于陸戰隊的施工進度,羅云沖嚴重不滿,可是他的不滿也不能解決問題。韓紹鋒已經力所能及的在加快施工進度了,很多時候,是轟炸剛剛結束,工程兵就開始搶修受損的設備與設施,然后繼續施工,大部分犧牲的官兵都是因此而被美軍投下的無規律定時炸彈給炸死炸傷的。
當時,韓紹鋒還樂觀的估計了施工進度,實際上,直到十一月上旬,美軍機場才被修復,而那座專門為護航戰斗機修建,但是卻達到了進駐重型轟炸機標準的野戰機場要到十一月中旬才能完工。也就是說,在十一月上旬之前,羅云沖最多讓他的戰略轟炸機部隊去轟炸佛羅里達半島,或者是到墨西哥戰場上去支援古迅雷,執行戰術轟炸任務,而要擴大戰略轟炸行動,那要到十一月的中旬了。
除了這些問題之外,其他的很多問題也都沒有立即得到解決。海軍新成立的十二支運輸船隊要到十月底才能夠投入航運,雖然海軍司令部已經保證,到年底的時候,將至少再增加1200艘運輸船,組成至少24支運輸船隊,可那也要到年底了。
為羅云沖補充的轟炸機要到十月中旬才能到達,主要是儲備在瓦胡島的航空汽油幾乎被用光了,沒有足夠的汽油讓這些轟炸機飛過來。而由海運運送的一批“狼鳩”式轟炸機也被留在了珍珠港,船隊改裝遠征軍繼續的作戰物資。
反到是“狼鳩”機群的飛行員首先到了巴拿馬,這批飛行員大部分都在“鵬”式飛機上飛過幾十個小時,只是當時沒有足夠的“鵬”式轟炸機。羅云沖立即將他們組織了起來,與其他機組輪換出擊,以降低飛行員的疲勞度,同時保證讓飛行員有足夠的士氣。
談仁皓這邊的事情也多得讓他忙不過來,雖然問題堆積如山,但是有一點必須得承認,很多問題正在陸續得到解決,局勢也正在好轉之中。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