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會耳鳴?哪兒來的噪音?
羅南很快發現了不對勁兒的地方。
以他的形神框架的協調程度,對身體的把控能力,基本上杜絕了耳鳴現象的發生;至于說那些噪音,更是沒有道理。
源頭在哪?
羅南的視線在臨時實驗室里掃了一圈,確定并沒有什么異常。重點在于,蒙莘尉官和察庫士官長都沒有察覺到類似的情況,顯然這只是他一個人的感受。
只這一條,就和“大通意”經典呈現的“心有靈犀”對不上號。
所以,失敗了?
失敗無所謂,但羅南仍想搞清楚耳鳴和噪聲的原因。
他首先去反推這一次失敗的試驗對形神框架造成的影響。
結論是確實有那么一點影響:在共振中,形神框架對外界變得敏感了,接收到了更多層次、更廣頻率的信息,就像一個剛剛改造完成的接收器。
羅南放開精神感應的時候,做的就是這樣的事兒,而且論廣度和深度只強不弱。
按理說,對這種情況應該應對裕如。然而這里是含光星系,是孽毒彌漫之所,大概是這樣,里面有太多的無意義的背景噪聲,你還不能特別深入去解析,否則的話就有可能遭遇污染。
至于為什么會有這種結論,當然是羅南試過了啊!
強行剝離出那些無意義的背景噪聲之后,羅南就聽到了一些oo@@的聲響,好像是蟻群爬過了腐敗落葉堆積的地面,又像是青蟲啃食著菜葉。反正是有什么東西經過了,又啃食所經過的一切;留下了痕跡,留下了殘缺,留下的是無法統計的混亂。
然后就連羅南這個純粹的“接收器”似乎都被啃咬、糜爛……
羅南打了個寒顫,“大日鎖鏈”急劇抖顫幾輪,終于壓下去了驟然侵襲而入的孽毒污染。
也幸好這種耳鳴式的噪聲,也逐步衰弱下去。
羅南不成功的試驗,給自身的加持時間也是有限,到這兒差不多就結束了。
但也不算是徹底的失敗,至少對于自身的影響,還是比較到位?只是可能需要額外做一個濾波器……
唔,要是這樣,他可能死得更快。
羅南皺起眉頭,總感覺不是特別到位:
如果“大通意”的效果只是這樣,就有些似是而非的味道。
雖然羅南并不能真切理解,在大通盛世的時候,那些古神以“神游”之法為基底,斬開宇宙基本法則束縛,強勢建構的高維通訊網絡,是怎樣的一種體驗,但怎么也不應該只是一種接收器這么簡單。
還是說……
他的視線又投向蒙莘尉官和察庫士官長,還是說,應該主動完成目標鏈接?
剛才的試驗,太克制了,應該把那兩位也扯進來?
羅南又埋頭去看論文,看學術界那些前輩們對“大通意”的現實應用,越看越覺得別扭。
他承認“心有靈犀”甚至于更進一步的“心靈鏈接”,都是非常實用且驚艷的效果。
但里面總好像是少了點什么。
當初古神隔著十億、百億光年星海和層疊位面,神游往來,是這個樣嗎?
不,不是的!
這里只顯示出了那種平滑、通順,不可思議的跨空連接,卻忽略了早期的粗糲和笨拙,艱難與求索。
有一個非常關鍵的點在于:如果都是平滑和通順的,為什么會有逾限神文呢?
一門語,不管它是簡單的還是復雜的,從來都不是先天生成。
有迫切的交流的需要,才會產生語。
哪怕是同類之間的“心靈鏈接”,也需要通過語為介質才會更加高效清晰。否則的話,復雜的場景、意義和情緒,其交流成本將是驚人的,哪怕可以做到完全同步,也會因為經歷不同造成巨大的理解差異。
哪怕是古神,真等到他們隔著星海把有關內容交流完畢,并相互理解透徹,恐怕已經開始了更直接更慘烈的碰撞和吞噬。
事實上,早期古神的交流確實是這樣的。
羅南所接觸到的那些可信的歷史資料,包括古神“自述”之類的第一手資料,都體現了這一點。
而這些并沒有出現在“二十七意”中,至少并沒有出現在相關條目中。
嚴格來說的話,閽君的論文,還有其他的一些論文,是講述過這方面情況的。但是“見我”“剝離”“神游”“大通”這一系列核心條目,并沒有體現,這就使得使用者會自然而然的將其忽略掉……
羅南發現了“二十七意”的一個大問題:
它太簡略了。。
羅南大概能夠理解這些類別條目,乃至于具體含意,因為他了解那段歷史和相應的事件。可就算是這樣,這些專門摘出的關鍵詞,還是會讓他不自覺地偏重于一面,而忽略了詞匯未能把握的一些未盡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