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玉自告奮勇,奇奇等人一點兒不奇怪。這次“深藍世界”之旅,本質上就是這三位“服務人員”體現自身價值的考核。現在“深藍世界”團戰還在繼續,他們的考核就沒有結束,當然要爭取發揮的機會。
但凡是個懂得人情世故的,就不會使絆子,于是大家都說好。
于是泰玉重新披掛,第一個出了休息艙,重新進入到外界高溫高壓的極端環境中。
身外的“先鋒官”系列裝甲以鋼性結構強行抵御外界強壓高溫,自身體感倒還可以。
他這個行星公民,過往人生中體驗過“深藍世界”,卻還真沒玩過《盟約》這邊的大型團戰,他的主戰場從來都是《星路》。之前劃水了一整場,都是對外溝通,其實沒怎么認真體驗,這次再進來,根據系統提示找到團隊補給點,便覺得根據小團戰自定義地圖進行的“合理化拓展”,真的是非常合理。
因他之前選設備,用的都是“天淵-含光”系列,補給點補充的也是這些。除了他們自家外骨骼、特制裝甲等基礎配備外,還有就是專門用于相應環境的特種裝備。里面有相當一部分,其實他也沒見過,但設計邏輯一脈相承,稍微熟悉一下就很趁手,倒好像曾有過類似的經歷。
他隨手扒拉著,已經很熟悉的團戰地圖如在眼前,他針對性做了一些防御設計,共享給團戰隊友,同時撥打了那個“特別關注號碼”。
對面很快接通,聲音倒很熟悉,雖未通報身份,還是可以聽出來,正是他們這次到星環城的領隊、此前的招聘面試官、同時也是“路線”工作人員之一的伏睚。
那邊語氣很硬,仍難掩疑惑:“為什么突然變更計劃?”
泰玉信口回應:“感覺。”
這話太理所當然,可對泰玉這樣“走線”的人來說,又再正常不過。
伏睚微窒,隨即便給出警告:“你應該知道,臨時變更計劃,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稍頓,他又根據泰玉的設想,做出提醒:“訓練營也比你想象的更艱苦,25%的失敗率并不是唬人的,也絕不是上限。”
泰玉只問:“所以你們同意嗎?”
伏睚又窒了下,便笑起來,只是沒有摻入任何情感因素:“我們既做線上的生意,也做的訓練場的生意,結合一下,不是不可以,不過有兩件事。第一條就是成本:既然臨時變更,很多此前的布置可能作廢,成本卻在,更不用說修行,我們需要再核個價,這點你要有所準備。”
泰玉一口答應:“只要在合理范圍內。”
伏睚繼續道:“還有就是,你變更計劃帶來的風險,不只是對你,包括對我們,若有不利影響,我們會做果斷處置,當然,這也會在新合同上體現,你要有一定的心理預期。”
“‘果斷處置’是指什么?”
“我們還在評估,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你恐怕再沒法退回到‘一切都沒有發生’的狀態。”
這是明晃晃的威脅,是嘗試以另一種話術使泰玉“知難而退”。
泰玉聽出來了,這已經不是做生意的態度,他應該擔憂的,或者就坡下驢,遠離前方不可測的危險。然而他嘴上全無半點兒磕絆:“可以,距離我們之前計劃的時間,也還有三五周的余裕,希望我們能在此期間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