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塊來一趟,對于他這種經常日收一百左右的人來說確實不少了。
大約半個小時,沈慶華到了,他拿起鏍絲刀看了背板道:“你們拆過了嗎?可是看樣子不像剛拆的,怎么少了兩只鏍絲?”
“你再想想,是不是你當時裝的時候,為了方便少裝了?”
“不會的,我的師父要求每一次拆裝,都不許有一顆多余的鏍絲,所以拆鏍絲的時候都放在一個盒子里,裝的時候,盒子里的所有鏍絲都要裝回去。”沈慶華一面說著,一面指了指剛放在地上的盒子。
“會不會是你原來拆的時候就已經少了兩顆鏍絲,所以裝回去的時候就少了?”
“忘了,但是應該不會,我記得當時張蘭說,這電視從來沒修過的,質量很好的,會不會是警察來動過背板?”
林守東道:“這案發現場不會亂動,動一下都會有記錄的,沒有這個記錄。你拆開看看吧。”
沈慶華拆開背板,取下背板上的反射鏡,拆掉鏡頭后,發出了一聲驚呼。
“怎么了?”
沈慶華指著中間一個顯像管道:“這個顯像管,明明我是拆掉了的,現在怎么裝回去了?”
“你拆掉了?”
“對呀,壞了嘛,就拆了……不對,這個不是原來的那個,是有人來裝上了的,但是裝了之后,并沒有接好線……”
林守東道:“你確定嗎?”
“確定。你們看,裝的也不太好,還把這給搞壞了。”
林守東道:“陸源,你怎么想?”
“可以這樣假定,有人知道他們家的背投壞了,而且知道配件遲遲沒有回來,就主動帶了配件過來幫修,張蘭不差這個錢,就給他們進來安裝,然后他們就在修電視的時候突然動手,制造了這起滅門慘案。”
林守東道:“看來這是個比較靠譜的推理,這下就能解釋兇手為什么明明不是社會關系密切的人卻能順利進來了,維修,而且,連報修電話都沒有打就來維修了,可是,周圍的鄰居為什么都不知道他家電視需要維修呢?”
陸源道:“很簡單,我看過資料里說,張蘭人是不錯,但是有個毛病,比較愛顯擺,這臺背投是花了幾萬塊錢買的,當時整個建設局的人都知道,買來三年就壞了,可能怕說出去被鄰居笑話,所以就不讓別人知道。”
沈慶華道:“對,她是讓我不要跟別的人說,拿配件回來偷偷修好了就行。”
林守東道:“你有沒有跟人說過?”
沈慶華道:“沒有,我沒有跟別人說過,我也知道張蘭的性格,不想讓她難為情,她不找別人修,就找我,其實就是把我當成自己人了,我很感激,又怎么會亂說呢。”
“你不是說你到處托人幫買背投顯像管嗎?”
“但是,我沒有說是張蘭家的背投壞了。”
“你不用說,其實有些人也能猜得著,因為當時整個黃府縣就沒有幾個人買了背投,而且找你去修,證明保修期已經過了,顯像管是主要部件,按理說是要保修三年的,對吧。”
“對。”
“這樣一算下來,壞了的背投是誰家的,有心人就可以判斷出來了,你當時托過很多人買?”
“是,因為我們縣城沒有賣,無線電雜志上有賣,但這東西容易摔壞,人家不敢郵寄,只能上省城去找。”
“最后是誰幫你買到的?”
“哦,姚斌,現在是姚副主任好像是。”
“他是什么時候買到的?”
“在張蘭家出事的大概兩天之后,他把顯像管送過來,說是買回來后剛好生了病耽誤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