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有些不服氣地說道。
“是嗎?如果說這種代寫的行為還好查出來,可若是別的呢?”
陳平嘴角一咧。
“別的?”朱棣微微一愣。
“除了溫庭筠,還有個冒籍的,叫什么來著,就是那個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陳平像是說到一半卡殼,面露幾分思索之色。
“是叫李商隱,也是晚唐詩人,被節度使令狐楚賞識,安排他以長安籍貫參加科考,避開競爭激烈的河南籍貫。”
朱棣平日里就喜歡這些秘聞,對這些相關的知識掌握的十分情況。
“呵呵,就像是朱老四說的那樣,這個李商隱冒籍,當時那些當官的都知道,可是你看有誰出面揭發和阻止的嗎?就因為當時令狐楚權勢極大,誰也不敢得罪。”
陳平淡然一笑:
“權臣包庇,試問誰能百分之一百保證不會出現問題?”
朱棣有些牙疼,不服氣地反駁道:
“當這些可都是晚唐發生的事情了,當時的晚唐太過混亂,這才給了這些人鉆空子的機會,如今我大明正是鼎盛的時候,豈能讓這些人為非作歹。”
隔壁的朱元璋和朱標聞也都是微微頷首,露出認同的神色。
晚唐是什么情況?
何止一個亂字!
在那個時代,無論發生什么都不讓人奇怪。
陳平露出一抹譏諷的笑容,搖搖頭接著又道:
“剛剛說的那些還不算最離譜的,無論是溫庭筠還是李商隱,他們至少還有點真才實學,就算是最后考中也不會露出馬腳,但是……”
“歷史上卻有一人,一字不寫,卻中了甲科狀元!”
“唐玄宗天寶二年,御史中丞張倚之子張奭憑借父親權勢,賄賂主考官苗晉卿和宋瑤,被內定為甲科狀元!然而殿試時,張奭竟“終日不成一字”,暴露其不學無術。玄宗震怒,將考官貶官、張奭除名,此事載于《新唐書》,唐玄宗那時可是唐朝鼎盛時期,卻都能出現‘白卷狀元’這種事情,你說還有什么是不可能發生的?”
陳平這番話說得是震撼人心,以至于朱棣張了張嘴,都無法說出任何反駁的話。
唐朝可是華夏歷史上最鼎盛的朝代之一,在其最鼎盛和最落寞的時候,都能發生如此之多的科舉舞弊事件,他們大明又豈能免俗?
明白這點后,朱棣也是不由嘆了口氣。
朱元璋和朱標對視一眼,同樣看出彼此眼中的無奈。
朱元璋再怎么好面子,也深知如今的大明比起當年的唐朝還有不少的差距。
這些毛病別人都有,何況是大明?
“難道科舉舞弊這種事情就不能杜絕嗎?”
朱元璋下意識地道。
“或許陳先生有辦法也說不定。”朱標在一旁說道。
朱元璋皺了皺眉,卻沒有多說什么。
從他的表情不難看出,對于陳平解決科舉舞弊一事,他心中并不怎么看好。
這種事情涉及人性之貪婪,又豈能是簡簡單單就能解決的?
“敢問先生,可有破解這些徇私舞弊的辦法?若是讓這些人在大明科考時為非作歹,唯恐禍亂大明,而且對其他辛苦學習的考生來說太不公平了。”
牢房內,朱雄英反應極快,趕緊恭敬地請教道。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