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到葉真開始解釋了,聲音清脆又充滿了魔力。
現在有觀眾是喜歡在工作或者是做什么事情的時候。
將葉真的節目當做是背景音來聽。
就感覺葉真的聲音特別有魔力,讓人忍不住想去聽葉真說話。
“現在這昆侖山,大家都認為是我國那一片山脈。
所以這昆侖山是現實里的一片連綿的山脈,這是現代結合古人所說的。
這就是昆侖山。
在古籍里也有記載。
不過古人也是犯了一個錯誤,將四個概念給混亂了。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古人是將昆侖代指昆侖山。
然后這昆侖之丘,從這名字上來看。
我們知道,這顯然不是一座高山,而是一個比較低的地方。
不然為什么古人要將這地方稱之為昆侖丘呢?
關于這昆侖之丘這地方,最先出現在哪里呢?”葉真在這里停頓了一下。
其實大家心里都浮現出了一個名字《山海經》。
因為葉真節目的緣故,這《山海經》的各種書籍現在都已經是大賣了。
在葉真之前,這《山海經》不過是一本非常冷門的古籍而已。
大家幾乎都只是聽過而已。
不過現在經過了葉真傳播之后,大家發現這《山海經》就是一個寶藏。
并且一些現在的學者和專家說葉真開辟了一門叫做“山海學”的新科目。
外國的一些專家和教授也認為,這《山海經》有可能就是超古代文明留下來的東西。
這是一份超古代文明描繪的世界地圖!
所以一時之間,這《山海經》是直接爆火。
很多圖書商都開始開足機器開始印刷。
不過依然是供不應求。
因為不單單是國內大家都想要這一本神書,外國的觀眾也是如此。
在全球范圍內,大家都想要看一看這《山海經》到底是怎么樣的。
外國人第一次知道華夏居然還有這樣神奇的書籍。
“華夏人是真的能藏啊,居然將如此寶貝的東西留給自己。”
“幸好我們看了葉的節目,不然我們一輩子都不知道這東西。”
“這分明就是史前文明的證據啊!這就是超古代文明的世界地圖。”
在國外這是一書難求。
特別是這英文譯本的《山海經》直接是炒到了一千美元一本。
而中文的《山海經》也需要好幾百美元,但還是一本難求。
可想而知葉真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了。
所以現在葉真提到這的時候,大家心里第一個腦海里浮現的就是《山海經》。
不過這《山海經》為什么被稱為是我國三大奇書之一?
因為它晦澀難懂啊,就算你是華夏人。
翻譯過來你也不一定能讀懂,更加不用說是原文了。
所以老外就更加難受了,這中文本來就困難。
這文文簡直是要了他們的命!
“沒錯,和大家想的一樣,這昆侖之丘一開始就是出現在《山海經》里。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
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
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
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此山萬物盡有——《山海經·大荒西經》。
還有另外一處地方。
《山海經》里記載。
西南四百里,曰昆侖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
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
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
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
”葉真非常流暢的將這一段背誦了出來。
仿佛是已經是背誦了數千次一樣。
有的人是照著來讀都已經不容易了,但是葉真卻能夠非常流暢的背誦出來。
“這兩段里的昆侖之丘翻譯過來是什么呢?
在西海的南邊、流沙的旁邊、赤水的后面、黑水的前面,有一座大山,名叫昆侖丘。
有一位神,他長著人面虎身,身上有白色的斑紋和白色的尾巴,居住在昆侖丘中。
山腳下有弱水淵環繞,深淵之外有一座炎火山,只要將物品投到這座山上,就會燃燒起來。
有一個人,頭上戴著頭飾,長著虎一樣的牙齒、豹一樣的尾巴,住在昆侖丘的洞穴中,名叫西王母。
世間萬物,這座山中應有盡有。
另外一段翻譯過來是。
向西南四百里有座山,名叫昆侖丘,這里實際上是帝在下界的都城,由天神陸吾負責管理。
陸吾的形貌像老虎,長著九條尾巴、人一樣的臉、虎一樣的爪子。
這位天神,還掌管著天上的九個部界和天帝苑圃里的時令節氣。
山中有一種獸,它的形狀像羊,長著四只角,它的名字叫做土螻,能吃人。
這就是真正的昆侖之丘,也是周穆王當年去到的昆侖丘。”
葉真翻譯過來了之后,粉絲用一種非常崇拜的目光看著葉真。
之前有人說這《山海經》的解讀,他們也可以。
可是當他們興致勃勃將《山海經》買回家了之后。
他們發現這根本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
觀眾驚呼道。
“葉神,唯一的神!他是怎么做到的。”
“就算我自己有《山海經》這本書,我現在看還是覺得像天書一樣。”
“嗚嗚嗚,我以為買了這一本書就可以像葉神一樣,沒想到我是想多了。”
“葉真請收下我的膝蓋。”
只有自己買過《山海經》,并且閱讀過的,才會知道葉真到底是有多強。
這是自己不做過的話,永遠不知道有多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