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讀.無彈窗全文閱讀)
第一百六十三章好消息壞消息
一聽劉海燕說要盡早想好保全之計,潘寶山頓時激動不已,本來他最害怕的是劉海燕提出要他退出美味菇業公司,那樣還真是要犯難為。
沒想到的是,她竟然還支持!
“這么說,你不反對我隱性涉足商圈?”潘寶山問得迫切而興奮。
“能做得周全當然可以。”劉海燕道,“為官從政變數大,有時根本就沒有任何準備便栽了,一瞬間就一切煙消云散,所以有點隱性收入作為保障也不是不可以。當然,最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剛才說的,周全。”
“是要周全!”潘寶山道,“我一直想找個絕對可靠的人出面,但一直沒找著。”
“絕對可靠?”劉海燕聽后一笑,“除了自己,還有誰絕對可靠?”
“大姐你這么說,是不同意我的做法?”
“不是不同意,而是認為找到絕對可靠的人沒什么可能。世間萬物皆存變數,惟有制衡方是永恒。我覺得,應該從制衡的方面著手。”劉海燕道,“當然,除了制衡,還有更好的,那就是愛。親情也好,愛情也好,友情也好,只要到了一定深處就可以為所愛的人奉獻一切,包括生命。可以說,沒有什么力量能比得上愛的力量更震撼人心。”
潘寶山看著劉海燕,陡然間感覺她像是換了一個人。
劉海燕能察覺到潘寶山的驚訝,呵呵一笑,“小潘,與平時相比,是不是覺得我現在有點亂發感慨?”
“沒有沒有,說得很好。”潘寶山先搖頭后點頭,“現在這樣和你說話,有種朋友之間交流的感覺,沒有以前那么拘謹了。”
“拘謹是因為不夠自信或者是患得患失,如果有足夠的自信或者擺好心態,一切會很自然,從容淡定。”劉海燕道,“不過從容淡定也要分情況,在商場上很重要,但放在官場不一定吃得開。有些領導并不想看到下屬來到面前練達豁朗,相反,有的看到下屬在眼前局促會不安才會有種滿足感,覺得那樣才能體現出官威來。”
“祁書記是不是那樣的領導?”潘寶山立刻問,“我還要向他匯報請示扶持菌類種植的事,得擺一副他喜歡的姿態來迎合他。”
“祁書記做事不太精細,但為人還算是到位,他不會太在意一個人的態度,而是更在意能力。”劉海燕道,“他對你印象不錯,而且菇業項目確實很好,我覺得他應該能同意。”
擱以前聽了劉海燕的話,潘寶山會很放心,但現在他有點沒把握,因為事實已經證明,劉海燕不是祁宏益的人,又怎么能說得準?
“但愿他能同意。”潘寶山道,“如果順利的話,菇業發展項目會是我上任后的第二個動作。”
“先是搞現代農業示范區,然后是扶持菇業產業,第三把火是不是已經開始籌劃了?”劉海燕問。
“正在想。”潘寶山道,“最近開始琢磨如何在工作上有所突破,不過還沒有什么頭緒。”
“不要著急,事情一件一件來。”劉海燕道,“創新突破也有偶然性,有時就是一個小小的啟發而已,所以用不著絞盡腦汁地去想,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
“知道了大姐,我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潘寶山道,“現代農業示范區才剛開始,菇業產業扶持還沒個準頭,暫不多想。”
“年后上班就找祁書記匯報菇業產業扶持的事。”劉海燕道,“根據多年的觀察,春節假期結束后,剛上班那幾天找領導談事成功率比較高,再加上你匯報的項目也還不錯,我幾乎可以肯定,他是會同意的。”
潘寶山從來沒見過劉海燕如此肯定地預見事情,一種無形的力量讓他不得不信服,他很放心菇業產業扶持項目會得到祁宏益的認可。
事實上的確如此,沒有意外。
一月三十日,春節后上班第二天,潘寶山就來到祁宏益辦公室,把項目仔細匯報了一番。
祁宏益聽后問預計最大體量能達多少。
潘寶山挺了挺腰桿,說只是循環農業高效產業園內的單體,年產值就可以達億元。
“就是那個美味菇業公司?企業規模看起來也不大,產值能過億?”祁宏益皺起了眉頭。
“能!”潘寶山道,“如果扶持力度跟上去,兩三年即可實現目標。”
潘寶山這么肯定不是吹大牛,之前他跟鄧如美仔細溝通過,兩三年內產值達幾千萬沒問題。幾千萬說成過億,也還算比較保守。
“扶持投入怎么樣?”祁宏益漸漸舒展了眉頭。
“主要是政府性的行為來參與,主要體現在招商和推介上。”潘寶山道,“所以投入的多少很難具體量化。”
“那完全可以嘗試。”祁宏益道,“政府的服務功能就體現在此處,如果通過一定的運作,能帶動壯大一個產業造福于民,那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