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有事忙吧。”潘寶山卻不再說什么,起身外走,“我有點急事趕著回去。”
潘寶山說有急事,是急著找祁宏益談提拔楊濤的事。
下午下班前,潘寶山來到富祥,去了祁宏益的辦公室。祁宏益熱情招呼,二話沒說就先讓辦公室在食堂備一桌。
潘寶山也不客氣,反正每次祁宏益都那么安排,況且今天還要談談夾林下一任鄉長的事。
這事情祁宏益只是聽潘寶山一提,就敏感起來,問怎么關心那個來了,是不是有想法。潘寶山也不回避,直接就說想提拔吳強做鄉長,當然,他也毫不隱瞞,說聽到消息說楊濤可能要過去。
“是,我是想把楊濤弄過去。”祁宏益道,“不能對不住自己人,這幾年楊濤服務得很好,必須得幫他弄個位子。”
“那是肯定的,要不別人也看不過去。”潘寶山道,“而且也要及時,拖久了自己人也有怨。”
“就是,所以得抓點緊。”祁宏益點點頭,沉聲道:“其實我今年給楊濤謀位子,也還有另一層緊迫感。”
“哦,另一層緊迫感?”潘寶山一時還真想不起是什么。
“今年九月,市委書記不是要變動了嘛。”祁宏益表情凝重,“如果嚴景標真的回來了,你想想那會是個什么局勢?”
“馮德錦肯定是要得勢的。”潘寶山道,“借著嚴景標肯定要張狂起來。”
“所以能行動就早行動,趕緊把楊濤的問題給解決了。”祁宏益道,“萬一到時受干擾,連安排個人都不成,那會很麻煩。”
“還真是。”潘寶山點點頭,道:“祁書記,你是我的老領導,有些話我也不繞彎子,就夾林的下一任鄉長人選,我想談點自己的看法。”
“說,盡管說!”祁宏益道,“什么都可以調節的嘛。”
“現在徐市長很重視新農村建設工作,很多事情交給我去做,我自然就選了夾林作為試點,因為夾林是我最熟悉的地方,開展起工作來最得心應手。現在開展大陡嶺村新村建設搬遷項目,是第一炮,下面可能還有連串的動作,所以需要一個好環境。”潘寶山道,“我說的好環境,主要是指地方黨政領導實干能力和配合態度。”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祁宏益點頭道,“你是擔心楊濤過去沒法很好地配合你工作舉措的推進?”
“楊濤的配合態度肯定沒問題。”潘寶山道,“只是在實干能力上面我有點擔心,畢竟他對基層的了解不多,猛然沉下去獨當一面,怕是要有一段適應期。這個適應期內,有可能會影響到工作的開展。”
“嗯,沒錯,你說得有道理,這方面我是忽略了。”祁宏益道,“你是想讓本土的吳強上去,用起來更得心應手。”
“是的。”潘寶山道,“那樣以來,鄉黨委書記鄭金萍、鄉長吳強那黨政兩把手,可以說都是可靠之人。”
“哦,說到鄭金萍,其實我還有點想法。”祁宏益道,“仲崇干馬上退了,讓不讓鄭金萍順理成章上去?如果不讓她上去,那就不存在什么鄉長人選了。”
“祁書記,難道鄭金萍對你悖逆的地方?”潘寶山一愣。
“悖逆倒是沒有,不過她跟馮德錦走得有點近。”祁宏益緩緩說道。
“哦,這點我一直忘了跟你說,其實鄭金萍跟馮德錦并不是一條心。”潘寶山道,“我跟她擺開了講過,她是站到我身后的,只是表面上不跟馮德錦那邊斷裂,畢竟有些場面需要應付。”
“呵呵,你不跟我說我也知道,只是不那么詳細而已。”祁宏益笑道,“你以為我看不出來?要不然我也不會傾向于默認她接仲崇干的班。”
“祁書記,你明察。”潘寶山也笑了。
“明察算不上,總體來說我是個不太注意細節的人,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祁宏益看看落地大鐘,道:“喲,只顧著談話,都下班有一陣了,走,到食堂去,邊吃邊聊。”
兩人出了辦公室,潘寶山見走廊無人,繼續聊起來。
“祁書記,其實從另一方面看,讓楊濤沉下去雖然要有一定的適應期,但從長遠來看還是很必要的,能讓他早點鍛煉出來。”潘寶山道,“否則到一個不疼不癢的單位去,缺少磨礪也不利于培養。”
“是啊,我就是那么想的,所以才打算把他弄到夾林去。”祁宏益笑道,“沒想到和你那方面撞了車。”
“都是自己人也無所謂,楊濤過去也不是不可以。”潘寶山道,“不過祁書記,楊濤的去處,我認為有個比較合適地方。”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