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有知情將領分析起來,“潁川至邯鄲千里之遙,孤軍深入而糧道不斷,此為一奇;
鄴縣乃邯鄲南大門,依險而守,趙人屯兵五萬,竟被一戰而下,此為二奇;
墨家機關城靠機括防城,非人力可破,趙誠能輕取其機關城,此為三奇!
三奇歸一,此等戰局,縱是孫吳再生,亦不過如此!”
御史大夫則是說道,“按秦律,破城者計首功,俘王及宗室者,功在‘滅國’之列。
趙誠此戰,斬將十數,俘王七十余,得邯鄲全郡輿圖戶籍!
此功已超‘上造’至‘大良造’之常規晉爵,若論功行賞,恐需破例啊!”
又有年輕郎官熱血沸騰,極為激動道,“血衣軍不過二萬!卻如此銳不可當,直取邯鄲!”
“墨家那些機關城、連弩車,往日只聞其名,今日竟被一朝破之——趙將軍真乃天人!
他日北上擊燕、南下伐楚,若有血衣軍為鋒,何愁六國不平!”
看著大殿之下眾大臣的驚嘆,嬴政的嘴角都有些壓不住了。
“趙誠乃我秦之利刃乎?”
“自是秦之利刃!”
“趙誠乃我秦之國柱乎?”
“確是秦之國柱!”
“趙誠乃叛國逆賊乎?”
“確……絕非叛國逆賊!其為忠國忠君的絕世良將啊!”
一群大臣腦袋搖的像是撥浪鼓一樣。
嬴政滿意點頭,“三日之后,寡人將親赴邯鄲,巡視故趙之地!”
“在哪之前,相國,御史大夫,要依據秦制上計,核對戰功。”
“寡人會在邯鄲為趙卿封爵,以彰顯王權,威懾遺民,激勵軍心!”
“要趙人知曉,秦滅趙,乃天定!”
“唯!”
眾大臣都知道嬴政年幼時曾在趙國長大,其中恩怨,他們可不敢摻和。
至于大王的安全問題……
開玩笑,那里有趙誠,還有血衣軍,誰還能對大王做什么?
“陛下,王翦將軍那邊,還在與李牧死戰,是否要血衣軍前去支援?”
“趙王都已經被俘,他也頑抗不了多久了,暫時不用血衣軍支援,穩占邯鄲,待封爵之后,再論其他。”
李牧的防守,向來密不透風,非常穩固。
而且,其奇謀頻出,若是趙誠貿然前去支援,恐怕會被他回抄后路,奪回邯鄲,屆時才是麻煩。
李斯與御史大夫等人緊鑼密鼓地核對軍功。
其實也沒什么好核對的,此戰軍功數目極為簡單,血衣軍根本沒有折損多少,而攻城略地殺敵更是數目清晰至極。
上面寫得清清楚楚,鄴縣守將五萬,俘獲兩千,那就是斬了四萬八。
其他兩城,甚至包括邯鄲在內,都是盡斬盡俘。
至于俘獲的王室貴族,也都記錄清晰。
于是一個時辰之后,在大殿之上,李斯就核對好了軍功。
“陛下,此功在‘滅國’之列,超越大良造晉爵之規,可封駟車庶長!”
嬴政思索片刻,不是很滿意,“滅趙之功,不同與滅韓,不僅僅是滅國拓土之功,意義非凡,當再破格一級,封其大庶長之爵!食邑兩萬戶!”
此話一出,眾人皆驚。
在這個時候,大良造便已經是依靠軍功能夠獲得的最高爵位了。
而駟車庶長更是曾經專職處理王族事務的爵位,此爵不是王室貴族,是不能夠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