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哦?去看看。”
趙誠說著,轉身就走。
禽滑厘睜大眼睛,眼看著那魁軀背影漸行漸遠。
他伸出手來,嘴唇囁嚅,終于還是沒敢強留。
最后只有攥緊了拳頭痛心疾首。
怎么每次到關鍵時刻,就走了呢!?
一想到趙誠沒說出的鋼材精煉之法,他是抓心撓肝,恨不得現在就上前將趙誠綁起來,逼問他三天三夜!
但是不敢。
只能徒自哀嘆,短短三天,頭發已經掉了三成了……
……
邯鄲城下的風卷著塵土,刮過昌平君赤裸的脊背,將他背負的荊條吹得簌簌作響。
這位大秦封君跪在城下,脊梁挺得筆直,目光卻刻意收斂了平日的鋒芒,只留幾分恰到好處的愧悔。
在其身后,傳來官員們的竊竊私語。
“大人貴為昌平君,何必如此?”
“陛下真是太過袒護趙誠了,昌平君不過是因為密信之事心有疑慮,進了幾句以絕后患,怎可令其負荊請罪?”
“汝等知道什么,大人這是以退為進,多年來,大人也是為大秦殫精竭慮,立下汗馬功勞,如今這趙誠雖為陛下重視之將,可畢竟根基尚淺。
大人都已經負荊請罪,他還真能鞭撻大人不成?
若真是鞭打了大人,哼,則這滿朝文武,甚至天下諸國百官,都會攻訐他是狂悖之徒,日后還有他好果子吃嗎?”
“說的也是,大人已經表現出如此悔過之意,更是在這邯鄲城下,當眾負荊請罪,那血屠然而沒法做什么了,不然只會令人不齒其心胸狹隘!“
“大人果然英明,這一招以退為進,可先下一城,從被動轉為主動。”
“若非如此,吾等進入邯鄲,還不得被那血屠拿捏在手中,不得自由?“
“血屠驕橫,不過大王已經給了我們便宜行事職權,只要大人拿捏住血屠,后面的事情就好辦了。”
邯鄲城下,昌平君赤著上身,背負荊條,目光堅毅,挺立在城門之外。
作為封君貴族,能夠負荊請罪,此舉自然是引來無數圍觀者。
不多時,城門內傳來沉重的腳步聲。
那聲音不快,卻像戰鼓般敲在每個人心尖上。
趙誠身披大氅,一身玄甲而來。
那身形猶如陡峭雄絕的險峰,又如直指蒼穹的鐵塔,其霸烈蓋世,即使是邯鄲城墻,在其身后,亦顯得矮了三分。
“多日不見,昌平君這是作甚?”
趙誠隱帶笑意的聲音傳來。
眾官員心中一定。
穩了!
這血屠已經被昌平君的誠意迷惑,他果然是吃軟不吃硬之人,這就好拿捏了!
昌平君聞聲叩首,額頭幾乎觸地,聲音哽咽得恰到好處:“上將軍,吾心盲如瞽,實在昏聵,竟誤信讒,在朝堂上構陷將軍通敵!”
“后來更是在朝堂之上危聳聽,意欲進諫大王,除去上將軍這大秦國柱。”
他猛地抬頭,眼眶泛紅,“待將軍暗攜銳旅,直搗邯鄲之后,吾才知道,此乃聲東擊西、出其不意之策,所謂貶居潁川,不過是陛下與將軍共謀的一出絕妙棋局。”
“上將軍是我大秦之利刃,無雙之國士,忍辱負重,甘受“沉湎酒色”之名,只為一朝破滅邯鄲。
此等忠肝義膽,吾竟視之為狼子野心,實在該殺。“
“多日以來,吾每每想起此事,都悔過的寢食難安。”
他突然跪在地上,雙手捧起荊條遞向趙誠,“請上將軍責罰,以全吾悔過之心。”
趙誠見狀趙誠嘆了口氣,那聲嘆息在風中散開,帶著幾分無奈,“唉,昌平君已經有此悔過之心。”
“吾若再行責罰,實在是不知好歹,亦說不過去。”
眾人一聽,臉上也是露出笑意來。
果然!
姜還是老的辣!
昌平君這一番作態,一下就拿捏住了血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