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田這次采購星源時代的生產線,其實還是我們的態度模糊了,”
陳逸森聽袁可樂提及怡田采購星源時代生產線這事,不禁忿然的說道,
“光耀資本后來又找專業機構,對星源時代的灌裝生產線進行了評估。星源時代的通用型灌裝生產線,主要也是進口關鍵自動化設備回到國內進行集成,但采用星源自己的電路電氣及控制系統,卻都談不上多成熟,運行故障率要比進口流水線要高得多。星源時代所提供的通用型灌裝生產線,唯一的優勢也就是價格便宜,維護響應快而已。說到星源時代的無菌鋁塑紙盒專用灌裝線,更是將瑞士利樂公司高度自動化集成的高速灌裝機,拆分成大型流水線,占用空間大出好幾倍,使用的作業工人多出十好幾倍,灌裝效率僅為利樂公司的高速灌裝機的四五分之一不說,故障率還要高出好幾倍。即便星源時代供應的無菌鋁塑紙盒包裝耗材更為廉價,但綜合性價比卻遠沒有鄒志林一開始所聲稱的那么高。如果我們當時態度明確一些,曲宸應該跟光耀資本共同否決掉怡田對星源時代的采購……”
“哪怕大家僅僅是簡單的利益合作關系,同等條件或者說同等性價比,我們都沒有理由阻止怡田采購星源時代的產品,”林杰勸說陳逸森凡事不要太鉆牛角尖,說道,“畢竟我們跟怡田,還隔著曲宸一層呢!”
曲宸集團是鄭氏長和實業旗下的成員企業,而鄭家內部也都傾向大公子接長和實業的班,林杰以為他們動不動就對長和實業旗下的成員企業指手畫腳,不合適。
“我說這些,主要還是擔心通訊電子公司再吃這種虧,”陳逸森說道,“一方面我們對通訊電子未來的零部件供應商選擇,應該建立更嚴格、更明確的篩選標準,不要再叫蝸巢科技或星源時代有渾水摸魚的機會;還有就是對引進科技產業園的企業,我們應該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不要搞得這些企業,都像是蝸巢科技引進似的……”
“想要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我們就要提供更大的扶持力度,”
林杰說道,
“現在入園的企業,包括租金補貼在內的稅收優惠政策都是秣陵市給予的,跟我們沒有什么直接關系;大部分研發類企業,現在都有很多借助蝸巢科技研發中心的平臺做開發,甚至還有一些項目跟蝸巢科技研發中心聯合進行。前期這些入園企業,融資也很零碎,三五十萬或一二百萬不等,極少能達到我們的投資標準,但他們卻很容易從蝸巢科技拿到融資。我還聽說這兩個多月來,有好幾家入園企業,僅僅是創始人習慣性的蹭蝸巢科技的食堂,吃飯時跟蕭良碰面說了幾句話,就直接拿到上百萬的融資……”
“蕭良對前沿科技研究比較熟悉,他日常又待在研究中心。產業園里哪些研發類企業,又或者說哪些研發項目有價值,蕭良他本人的眼光比手下的投資團隊都要準確得多。至于效率,那就更不要說了,蕭良都拍板了,三五十萬、一二百萬不等的投資項目,他手下團隊肯定一路綠燈放行,有意見也不敢提啊。”
袁可飛不負責內地的投資項目,就連添美網、趨勢網這兩個重大項目,都是向林杰匯報,跟他沒有關系。
而林杰負責內地的投資業務,遠不僅限于秣陵一地,在京滬以及廣深等地接觸到的項目更多,當然要設定一定的標準,不可能三五十萬、一二百萬的融資項目都花精力去研究、接觸。
“對了,有一些企業,是不是早就跟蝸巢科技有聯系,甚至都已經有合作項目了,才進駐產業園的?”陳逸森想到一件事,問道。
“說到這個,確實很有可能。”袁可飛微微蹙著眉頭,說道。
星視聯合鴻臣注資朱鹮電子建設的科技產業園,目標是引進移動通訊類科技研發企業,為星視通訊電子開發、生產手機產品,提供更為廣泛、堅實的技術支持,但實際上大家都希望產業園能越快填滿越好。
這樣產業園有租金及其他配套收入;對地方而,盡可能快、盡可能多的孵化高科技研發企業,眼下有政績,未來有稅收。
產業園盡可能快的填滿,也會更有信心建設二期、三期園區,最終形成規模化效應。
因此,只要出得起租金,園區基本上都是來者不拒,甚至會放寬一些標準;具體也是園區管理公司在負責執行。
林杰代表星視擔任園區管理公司的董事長,但他人并不常駐秣陵,當然不可能管得太細。
不過,話說回來,蕭良將蝸巢科技在秣陵合作的企業,引進星視通訊科技產業園,似乎也沒有問題啊?
只是鄭仲湘、陳逸森他們突然想到這一點,有一種嘴里被活活塞了好幾只蒼蠅的感覺:他們在秣陵投資科技產業園,其實在替蕭良做嫁衣?
這也是鴻臣在產業園少量持股的關鍵?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