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回到自己房間,將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打開。
之前的入園企業資料,其實是傳到他的電子郵箱里,只不過大家都在鄭仲湘的房間里聊事情,就直接用鄭仲湘的電腦打開罷了。
林杰將筆記本電腦連上酒店的網絡,打開電子郵箱,又忍受其慢無比的網速,將附件里入園企業的資料重新調閱出來。
蝸巢科技對外公開的資料確實有限,之前幾次參觀,也僅局限于鋰離子電池領域能對外公開的那一部分成果,林杰之前都很難想象,內地做什么研究,每個月要砸一兩億資金進去。
他之前跟陳逸森一樣,都傾向認為這些是蕭良減持股票的借口罷了。
這么認為,也并非林杰輕視研究工作,實是內地絕大多數的企業,產品研發都還處于很初級、很原始的階段,就算想砸錢搞研究,也得有地方可砸啊!
林杰坐在床頭,將筆記本電腦抱到膝蓋上,看著這些合作企業以及疑似跟蝸巢科技有合作關系的入園企業的資料,才算稍稍窺探到蝸巢科技的研究范圍,比他之前預想的要廣得多、深得多:
各種新材料、工業傳感器、電機、工業控制、電子電氣等領域,蝸巢科技似乎都有涉及。
而作為蝸巢科技重中之重的鋰離子電池,似乎又涉及人造石墨等國外都是極其尖端的研究領域。
以星源時代命名的系列工廠,作為蝸巢科技下游的生產體系,目前主要對外供應的產品,一是鋰離子電池,一是灌裝生產線及設備,一是原紙鋁塑覆膜包裝材料。
如果說蝸巢科技所成立的研發體系,都是為這些產品服務,林杰猜測蕭良的野心,絕不是簡單停留在生產線的集成,絕不是簡單停留在從日本進口原材料、設備,在國內組織鋰離子電池的生產上。
人工石墨明明涉及鋰離子負極材料的深入研究,而超細氣流粉碎設備的研究,是想直接開發人工石墨制備所需要的裝備嗎?
蝸巢科技是要徹底打通一個產業所涉及的全鏈研究嗎,連任何一個細枝末節都不放過?
這怎么可能?
不知不覺窗外已經朦朦亮了,林杰揉著發腫的腦袋。
他雖然是斯坦福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的高材生,但畢業后回到香港沒有用武之地,加盟星視也是關注資訊電子以及互聯網領域的內容。
他現在想要從蝸巢科技一部分合作企業提交的項目資料里,推測蝸巢科技的研究范圍,也是生澀困難得多。
當然,有些猜測也太匪夷所思了。
“你夜里沒有睡好,眼睛怎么紅的?”
鄭仲湘即便出差在外,也習慣身邊的工作人員能很早起來,跟他共進早餐,這樣方便早餐期間,將一天的工作都確定下來,又或者繼續研究前一日未盡的事宜。
一大早在酒店里的自助餐廳里,鄭仲湘看到林杰掛著黑眼袋,眼睛布滿血絲的走過來,詫異的問道。
“哦。昨天回房間,拿了一份資料躺床頭看,沒想到資料看完,天都亮了!”林杰打著哈欠說道。
即便蕭良注定有朝一日會離開星視的董事會,林杰還是希望鄭仲湘能跟蕭良這樣的人物保持住良好的關系,相信這對星視的未來不會是什么壞事。
因此,他就沒有將一些找不到太多根腳的胡亂猜測說出來。
“什么資料看得這么入迷?”陳逸森端著餐盤坐過來,問道。
“內地的互聯網建設要滯后一些,但根據歐美互聯網這幾年的經驗,未來在內地,除了門戶網站、電子商業、網絡社區、網絡游戲等幾個領域外,即時通訊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林杰說道,“我剛剛拿到一份材料,介紹國外比較流行的幾款即時通訊軟件,如icq、aim、msn、雅虎通。我就在想,內地什么時候有類似的初創企業出現,很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林杰比較早就著手研究互聯網的發展,未來在內地有哪幾類初創互聯網企業更有發展潛力,他也有自己的預判。
當然,林杰能做出預判,但絕不代表星視就應該直接做這些項目。
一個互聯網項目想要成功,資金跟創意僅僅是一方面,同時星視招攬做這些項目的技術開發人員也不是難事,難就難在是否具備一支優秀、最終能脫穎而出的運營團隊。
林杰能大體看清楚內地將來互聯網的發展軌跡,就沒有其他投資人或創業者看到了?
要是簡簡單單砸資源就能做成事,海外那么多的風險投資基金,為何還要冒著成功未必有百分之二三的巨大風險,去投別人項目,而不是自己組建團隊做項目?
是眼光不夠,還是資源不足?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