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良做事非常敢賭,推進效率也高,這差不多是我們所共識的。鴻盈科技籌備期看上去僅有半年,但要是將他在上游產業鏈或者供應鏈上的一些準備,以及相應的技術儲備也算進去,時間還可以更大幅度的往前推。甚至可以說蕭良建議星視接手朱鹮電子的手機項目,之后又建議星視接手朱鹮電子跟愛立信的手機合資公司,其實就是他自己想做。只是當時他跟星視的關系還比較密切,沒有另起爐灶的必要。當然,不管怎么說,鴻盈科技在籌備上,并沒有他人想象的那么倉促。鴻盈科技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星源時代在大規模組織員工,進行高效率流水線手工作業,以及與大規模員工后勤管理等方面,這幾年摸索、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也培養出一批合格的基層管理人員。因此,就算鴻盈科技前期有一些混亂,但未來五年時間里,將總的員工規模擴大到十萬,我們也不能說沒有可能,更不能說鴻盈科技管理不了這么大規模的員工隊伍……”
“……不過,我現在困惑的有三點。星源時代跟日韓鋰電廠商相比,生產線盡可能以手工作業取代自動化設備,大幅降低了裝備投資規模,將國內廉價勞動力的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相比較日韓廠商已經取得很大的生產成本優勢。技術層面的突破,進一步擴大優勢,確實不得不承認星源時代有其獨特之處。不過,在電子產品的代工業務領域,國內不僅星視通訊電子在做,廣省更有多家臺資電子大廠也在做,至少在勞動力成本這一塊,鴻盈未來不可能有明顯優勢,大家都是賺辛苦錢。而這一塊業務,本身就是勞動密集型、技術門檻不太高的領域,星視通訊電子在做,臺系電子大廠在做,鴻盈科技未來三五年也不可能形成什么技術上的優勢吧?我是不懂技術,但也請教了一些專家,都不認為smt貼裝工藝等方面,短時間內有重大技術突破、大幅提高生產率的可能。所以,鴻盈科技在原本毛利潤空間就不足20%的oem代工領域,大搞價格戰,實在叫人看不懂鴻盈科技未來要如何扭虧為盈。還有就是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在國內外都有大型生產基地,產能充足,生產不依賴外部代工,像很多臺系大廠,目前主要還是接pc、游戲機之類的代工業務。就國內而,今年全國手機代工總產量可能都不會超過兩千萬臺,這還要將星視通訊電子給愛立信代工的兩百萬臺計算在內。我最主要的一點困惑,就是未來五年內真有那么多的手機代工業務,支撐鴻盈科技如此迅猛的發展嗎?”
“溫總這段時間對oem業務研究得很深啊!”林杰對溫駿這個人很不感冒,但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專業素養。
林杰之前也是主要負責投資業務,知道投資這個行業,很多大牌投資人也很少有對一個全新產業研究這么深的。
溫駿微微一笑,說道:“我這人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心里有疑問,就忍不住會去琢磨,琢磨不透吃飯不香,睡覺不好。這段時間我也確實叫這幾點困惑折騰得夠嗆。”
鄭仲湘微微嘆了一口氣,說道:“這事是有不少叫人看不透的地方,手機oem產業的發展,鴻盈可能有完全不一樣的看法。”
去年全球手機市場銷售突破兩億八千萬部,今年繼續高歌猛進,有望摸到四億部這個邊。
國內的手機銷售占全球市場比例不太高,但由于全球制造業加速往國內轉移,預計今年國內的手機產量,大概率能突破一億部,占到全球手機總產量四分之一一強。
不過,今年國內一億部手機產量,主要還是集中于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國際通訊巨頭,在國內投資建設的合資或獨資工廠里;這些都屬于自建產能。
星視收購朱鹮電子與愛立信的手機合資公司,算是自建產能轉為oem產能,規模也就兩百萬臺。
而九十年代以來在珠江兩岸扎根的臺資電子大廠,近年也開始發展手機oem代工業務,但分析機構預測今年國內oem產能,總計能貢獻兩千萬部的產量。
全球手機市場總的產能需求與占據全球90%以上市場份額的國際通訊巨頭自建產能,之間差距所產生的oem產能需求,市場分析機構還是能看得出來的。
未來五年時間里,全球移動通訊市場發展趨勢,也是不難分析的,歐美肯定會趨于飽和,新興國家的增漲也是有天花板的。
這也決定了未來五年時間里總的手機oem產能總需求,也是能夠大體判斷的,絕大部分分析機構判斷在一億五千萬部左右。
就算手機oem產能需求有七成,也就是一億部手機產能需求落在國內,但鴻盈科技有什么臉,說能吃下其中的60%?
現在鴻盈科技大搞價格戰,看似搶到一些業務,但一方面鴻盈科技剛轉型,規模非常有限,能搶到手的也都是低端邊角業務,對已經進入手機oem產業的臺資大廠影響不大,所以沒有引起激烈的競爭。
不過,鴻盈科技真想試圖吃下60%的市場,背后資本實力雄厚的臺資大廠會輕易退讓?
其他不說了,星視有朝一日會輕易將愛立信的代工業務讓出去?
還是說星視玩不起價格戰了?
因此,鄭仲湘跟林杰他們分析,更大的可能是蕭良對將來手機oem產業的發展規模,判斷跟主流機構完全不一樣。
這一點從蕭良當年在華商經貿交流大會上的演講,也是能補窺端倪的。
蕭良對內地的經濟,對全球產業往內地轉移的速度及規模,確實要比主流經濟學家、分析師們樂觀得多。
鄭仲湘他們將五年往后國內手機oem產業發展預測放寬一倍還是遠遠不足,感覺需要將五六年后,每年國內oem手機產量預測,毫無理由的放寬到三億部以上,才能勉強支撐鴻盈科技激進到沒邊的發展計劃。
然而就算如此,鴻盈科技未來也需要依托價格戰去搶奪20%的市場份額,也將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很難扭虧為盈。
畢竟這個市場的利潤空間,大家是能看得到的。
oem代工業務,原本就是整個產業鏈的最底層,就是因為歐美發達國家勞動力價格上漲,才一步步往發展中國家轉移的。
大家做這個,是指望吃人口紅利的,指望能分到多少蛋糕?
因此就這一點,鄭仲湘、林杰他們到現在還沒有看明白。
不過,夜里眾人難得到丁文江的江南會館用餐放松,從姚成毅那里聽到一個消息,鄭仲湘才突然想明白這段時間困惑已久的問題。
“蘇安建下午召開朱鹮電子黨組會議,說蝸巢科技打算聯手朱鹮電子,收購韓國現代集團的液晶顯示業務,計劃在東洲建設薄膜液晶生產基地,將來主要為鴻盈科技的手機oem業務,供應薄膜液晶屏?”
聽到姚成毅趕到江南會館,在餐桌上毫無保密自覺,甚至有意賣弄的談及今天朱鹮電子黨組會議上討論的內容,鄭仲湘也禁不住一驚。
雖然目前手機中高端屏幕模組主要采用stn-lcd屏,將來手機等小屏幕電子產品的彩色顯示功能,stn技術也基本能夠滿足,但業內也已經看到薄膜液晶是未來小屏顯示領域更為先進的技術。
當然了,目前薄膜液晶主流技術,主要應用于筆記本電腦以及高端電腦顯示器領域,倘若鴻盈科技未來的oem業務不局限于手機,同時往電腦等電子產品領域拓展,此時介入薄膜液晶的制造,意義則更為非凡。
這也將更好的解釋他們一直以來的困惑。
單純做oem代工業務,利潤空間是很低的,鴻盈將價格殺這么低,就算鴻盈科技工業園完成建設,將產能拉起來,也是做一單虧一單。
不過,鴻盈科技未來將關鍵零部件的采購,也一并承攬下來呢?
星源時代每一節鋰電給鴻盈科技讓二十塊錢的利潤空間,然后每一塊液晶屏再給鴻盈科技讓二十塊錢的利潤空間,鴻盈科技不就有利潤了嗎?
又或者蕭良完全不去管鴻盈科技能不能盈利,只要鴻盈科技在oem市場占有的份額足夠大,就能給星源時代在鋰電子、薄膜液晶等關鍵電子元器件領域的發展,提供一個最基礎,分量卻又足夠嚇人的市場份額,這最終能支撐星源時代發展到什么規模?
蕭良其實還是嫌鋰電的市場規模太小,主要還是想推動星源時代往多元電子元器件巨頭方向發展,鴻盈科技僅僅是他實現這一目標的工具!
“蕭良的野心很大啊,鴻盈科技工業園未來五年要投兩百億,現在又要聯手朱鹮電子收購液晶顯示業務?他手里還有多少錢?”韓振亞差點就想在鄭仲湘面前,問姓蕭的是不是又在哪個股市發現了像星視這么完美能狠狠撈上一把的標的了。
“這件事一直以來都是蘇安建跟他的嫡系在跟星源時代秘密接觸,黨組其他成員都不清楚,”姚成毅說道,“據蘇安建介紹,星源時代并不會直接參與液晶顯示業務的收購,甚至東洲第一個接收韓國生產線的生產基地建設,也是由東洲市出面找金融機構予以支持,但我們試圖建設第五、第六代薄膜液晶生產線,星源時代承諾提供托底。這差不多是早年蝸巢科技給華茂、盈投控股以及鴻臣參與獅山灣、獅山港建設提供擔保的翻版……”
“這件事蘇安建擅斷獨行,暗中搞了這么久都不跟黨組其他成員通個氣,其他黨組成員就沒有意見?”溫駿問道。
“意見肯定是有,但朱鹮電子真能一步踏進液晶顯示領域,黨組有些人還是比較興奮,都沒有意識到蘇安建這么做太過分了,”姚成毅說道,“蘇安建明天會就這事找常務副市長楊永義進行匯報,現在就看市里愿不愿意看到朱鹮電子將國內第一家薄膜液晶生產基地建到東洲了。除了薄膜液晶之外,韓國現代集團在stn液晶顯示領域,實力也很雄厚,這個倒是鴻盈科技立刻能用得上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