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飛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已經是香港電訊少有的青年才俊,受他父親的邀請加盟長和電訊。
鄭仲湘為了接下朱鹮電子的手機項目,好不容易說服他父親同意將袁可飛借出,要不然袁可飛將接任長和電訊總裁的職務。
袁可飛確實是他鄭家的嫡系,但袁可飛這三四年兢兢業業主持星視通訊電子的工作,做出的成績,也得到整個星視董事會的認可。
就目前而,袁可飛不是誰都能隨隨便便替代的。
“蕭良去年收購和永電子控股權更名鴻盈科技時,就承諾至少承擔兩輪大規模的新股增發,為鴻盈科技工業園的建設提供不低于四十億港元的注入,”
鄭仲湘示意陳逸森不要跟袁可飛爭論,說道,
“算著時間,鴻盈科技此時宣布啟動新一輪的新股增發,卻也不算奇怪。至于蕭良會不會借這次的新股增發,搞更多的事,我們拭目以待就行了,過多猜測確實無益。”
“我也就是說說。”陳逸森嘀咕道。
袁可飛看了陳逸森一眼,沒有跟他爭辯什么,而是正色跟鄭仲湘說道:
“蕭良收購鴻盈科技之初,提出那么宏大的oem發展規劃,我也是強烈質疑的,但現在事實就是如此,我們就需要去正視。照蕭良當初所公布的鴻盈科技工業園建設方案,后續僅他繼續追加四十億的投資也是遠遠不夠的。不足的建設資金,可以找金融機構貸款,但這無疑會推高鴻盈科技的財務成本;這不符合鴻盈科技目前極致講究生產成本的原則。盡可能推動更多的資本方以直接參股的參與進去,應該是蕭良近期追求的目標。與其說蕭良與奈田信正之前有什么密謀,我更愿意相信奈田信正是看到了這點,才有了這一次的東洲之行。我也相信接下來奈田信正很有可能會推動一系列跟鴻盈科技的合作,但他必然要將芙蓉財團的利益兼顧進來,讓人無法指摘,進一步穩固奈田英男在新榮公司的地位,又或者說進一步促進新榮公司的穩固發展,才真正的符合奈田家族的利益。所以我不主張陷入無休止的揣測之中,而應該從我們能看得見的入手。哪怕未來在跟新榮公司的合作中,無法競爭過星源,而處于次要地位,這也是無礙的。畢竟我們選擇了oem與自有品牌并行模式,保留了未來更大的發展可能,也得接受其不足的地方。而一切的根本,還在于我們能不能發展更好的技術、做出更好、令人無法拒絕的產品。”
鄭仲湘出生于六六年,今年才三十五歲,要不是有蕭良這個妖孽,他都可以說是年輕得過分。
袁可飛除了要比鄭仲湘年長十歲外,加入鄭家旗下長和電訊也有十五六年了,說話還是稍稍不那么講究。
…………
…………
新榮中國區子公司,在東洲也設立了辦事處,專門對接鴻盈科技的oem代工業務。
上午奈田英男、林杰、劉柏、車俊宇、李鐘賢以及熊志遠等人,坐進東洲辦事處相對簡陋的會議室,召開新一期的董事會議,蕭良則與許建強繼續陪同奈田信正參觀校東研發基地。
隨著人造石墨負極等一系列先進技術公布于世,星源時代登頂全球鋰電第一的寶座,蝸巢科技在秣陵的西南塘研究中心也吸引到很多業內的目光。
去年下半年,蕭良還在秣陵啟用一座全新的研究基地,進一步擴大在秣陵的技術研發團隊。
不過,規模更為龐大的研發基地還是在東洲:
一是緊挨東洲工學院的校東研發中心,占地面積已經拓展到三百畝。
一處是位于獅山灣、緊挨鴻盈科技工業園,已經往大型平臺發展的中試基地。
而鴻盈科技能如此迅速的步入正軌,校東基地與中試基地貢獻最大。
因為東洲整體學術研發氛圍及水平的有限,校東基地這些年主要做貼近生產實踐的工程技術研發,中試基地更是科研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最后關鍵環節。
不僅新的生產裝備,新的生產工藝流程在投入最終實踐之前,要在中試基地進行反復的驗證及調整,除了已經習慣了這種折騰外,這個過程也直接一批批培養出合格的基層管理人員。
在東洲工學院、師范學院以及醫學院的基礎上,東洲大學年前亦已正式成立,新校區也在新亭鎮以北開工建設。
蕭良為東洲大學的新校區建設捐資五億,主要條件就是待新校區建成,東洲工學院整體遷出后,舊址將轉交蝸巢科技接手,保證蝸巢科技貼近生產實踐的工程技術研發力量,不斷得到加強。
至少在未來十年內,包括推進東洲大學的組建,這一切都主要是為加強oem代工制造能力服務。
“現代電子拒絕將一些產品技術轉讓給我們,我去年在秣陵成立一批相關的實驗室與研究中心,也積極從其他渠道獲取一些產品技術,但核心目的還是為oem業務服務。倘若鴻盈科技對產品沒有足夠深的理解,對未來的產品趨勢沒有前瞻性的判斷,并及時追蹤最先進的制造技術,如何成為第一流的oem服務商?”
站在校東基地新建的實驗大樓上,蕭良跟奈田信正說道,
“奈田先生這次不過來,我也計劃邀請奈田先生過來做客。因為鴻盈科技近一年的建設成就,已經能初步證明我當初所公布的計劃了。雖然目前業內已經形成一種共識:‘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的企業才做產品制造,’星視也好,宏亞也好,都選擇制造與自有品牌并行的路線,但星源發展這幾年,我清醒認識到中國在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等方面,都受到當前滯后經濟發展水平的嚴重制約。哪怕我再樂觀,甚至很早就聲稱到一零年左右,中國經濟總量將超越日本,但到時候民眾的平均經濟水平,依舊將停留在日本民眾十分之一的水平上。這是我無論如何都無法漠視的殘酷現實。因此,星源真正的定位,是基于現實做一個‘三流’的產品制造企業。一個立足基礎制造的超大型工業集團,才是我很早就有的夙愿!鴻盈科技工業園一期建成之前,我這么說,或許并不能徹底打消大家的疑慮,但現在我相信我是有說服力的。而鴻盈科技未來的發展,我也希望奈田先生與芙蓉財團能參與進來。我雖然去年承諾過,新一輪的新股增發價至少會給出20%的溢價,保證其他投資人的利益,但我相信以鴻盈科技的未來,奈田先生與芙蓉財團以20%的溢價參與進來,回報也將是極其豐厚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