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次日清晨,油墨未干的報紙準時派送。
讀者們翻開報紙,目光瞬間被大幅報道吸引。
版面中,八零廠與安陽廠數位職工的故事直擊人心:有的身帶殘疾仍堅守崗位,有的家中上有八旬老母臥病在床,下有三歲稚子嗷嗷待哺,全家老小僅靠微薄工資勉強度日。
字字泣血,訴說著兩家廠子本就因資金緊張而舉步維艱。
如今深陷商戰泥潭,一旦落敗倒閉,這些職工及其背后的家庭都將被逼入絕境。
文章筆觸細膩如刀,將職工們的困境刻畫得入木三分。
字里行間,讀者仿佛親身經歷一般。
去他媽的三陽,真不是東西!
這樣的廠子活著又有什么用!
謾罵聲從街頭巷尾、工廠的休息室此起彼伏地冒出來。
三陽廠加急刊發的澄清聲明,在鋪天蓋地的聲討中顯得蒼白無力。
畢竟在大眾心里,天然就傾向于同情弱者,三陽廠以大欺小的資本家嘴臉,徹底點燃了窮苦大眾積壓已久的怒火。
事態愈演愈烈。
深夜,三陽廠車間突然傳來刺耳的碎裂聲——不知是誰抄起木棍,將車間的玻璃給打碎了!
聽到消息的朱廠長詢問杜國強:現在這陣仗,再去談判,他們總該收斂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