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嫁入豪門當少奶奶,自己沒有收入的話,靠著老公養,就什么都要看人的臉色。
奶奶說她年輕時嫁入藍家時,看到她太奶奶在家里過的日子,那叫做一個郁悶呀。
她們藍家是在太爺爺那一代發家的。
她太奶奶嫁入藍家的時候,太爺爺正在創業階段,顧不得了家庭,太奶奶就是個家庭主婦,在家里相夫教子,照顧老人孩子。
將一個家打理好了,老公在外面拼事業,便無后顧之憂。
可是,由于太奶奶一直在家里當家庭主婦,哪怕后來丈夫發家了,生活好轉了,她依舊是那個手心向上的女人。
丈夫心情好時,家用和零花錢就給得爽快。
心情不好時,家用都不給到老婆手里,而是交到管家手里,家里的傭人都比太太有錢,因為她們每個月有工資可以領。
太太卻是靠著先生過日子的。
先生不給錢,太太就身無分文。
太奶奶的事,藍若若都是從奶奶那里聽來的,奶奶說有一次太爺爺因為和太奶奶吵了架,心情不好之下出差到外地去,好長時間都沒有回家。
也不給太奶奶零花錢,導致太奶奶沒有錢了,太奶奶最后只能轉賣了兩套首飾換錢過日子。
太奶奶后來雖說是成為了有錢人的太太,由于自己沒有經濟能力,完全依附著丈夫。
得到改善是兒女們長大了,兒女們有能力,經常給太奶奶一點零花錢,太奶奶才算擺脫了被太爺爺掐住經濟喉嚨的困境。
藍老太太嫁入藍家后,她公公要求過她在家里當少奶奶就行,不用拋頭露面,說藍家有錢,養得起她們。
不過藍老太太不聽公公的,藍老也不像父親那樣老古董,支持著妻子有自己的事業,夫妻倆還一起接管了藍氏企業,努力經營后,發展成為今天的藍氏集團。
藍老太太教育女兒孫女也都是這樣說的,不論是什么出身,婚前婚后都要保持著經濟獨立,千萬不要將一生的希望都押在別人身上。
靠山山會倒,自己靠自己才可靠。
所以,藍若若不可能放棄她的事業,哪怕她個人資產都夠她花一輩子了。
她也不會為了愛情和婚姻而放棄自己現在擁有的事業。
她寧愿一輩子不嫁人,也不會犧牲她目前擁有的一切。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