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縣。
和拒馬縣接壤,同屬于定州市下轄的縣級單位。
可問題是,這里的地形和拒馬縣比起來簡直有天壤之別。拒馬縣幾乎整個都在山區。
但是高唐縣這邊,卻是一望無際的大公園。再加上拒馬河這條水域通過這里,所以上游鬧洪水的時候,他們這里反而解決了缺水的問題。
汽車行駛在公路上,袁慶生看著道路兩邊,一望無際的金色麥浪。頓時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袁慶生是代表拒馬縣來這邊和高唐縣談合作的。
簡單的說就是希望在高唐縣租一塊地,來安置他們拒馬縣受災的群眾。
“唉,袁主任,歡迎歡迎啊!”
“劉書記,我代表拒馬縣過來,給你們添麻煩了!”
“哪兒的話,咱們可是鄰居,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聽說拒馬縣受了災,我們伸把手是應該的!”
省里撥下來的受災救助資金。縣里邊一分沒動。
這筆錢是給災民們災后重建用的。
但到底怎么用?
一開始縣委就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希望把老百姓從拒馬河的河道遷出來。
但找遍全限想解決這么多人住房吃飯問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還是陳青峰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那就是去臨近地形較好的平原縣借一塊土地。
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把人遷出去,而且還可以大力的發展現在拒馬縣剛剛有點起色的棒球事業。
雖然這個計劃有些大膽,但經過多番的討論之后,縣委的班子還是達成了共識。
可以試一試。
而且正好上級撥下來的救災款,可以用來安置這些災民。
這年頭,雖然高唐縣是平原縣,但土地的價值還不像后世那么重要。
拒馬縣提出想花錢租一塊地,而且租期一簽就是二十年。
說實話,高唐縣這邊還真的挺高興的。
畢竟現在全國各地的財政都困難。
不少公務員,收入水平和如今的物價比起來有著明顯的差距。
縣里面上一任縣長就是主動請辭,然后去南方下海。聽說在南方做生意做的風生水起。
不少市里的機關也有這樣的干部。
畢竟現在沒有人在乎你干部的身份,誰能當上萬元戶,那才是讓人羨慕的存在。
而造成這股風潮的原因就是因為在政府機關做事收入太少。當然要是和普通的老百姓比起來,收入自然也不錯。可是有很多新來的干部都是上過大學的。面對很多勞改釋放人員出來之后,都能在市場上獲得造富的機會。如此的心理落差,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的。
所以剛聽說拒馬縣打算拿真金白銀來高唐縣這邊租一塊土地,來安置災民的時候。高唐縣那是舉雙手雙腳的歡迎。
在辦公室里,袁慶生看到了高唐縣規劃出來的幾塊地塊。
“袁主任,我們事先準備了一番,目前有這么幾塊地,離市區雖然有點距離,但是基礎很好。這一片以前是我們高唐縣的農機廠,那一年鬧地震,農機廠的房子都成了危房。后來農機廠就搬走了,前幾年市里把農機廠給收走了,這一片廠區就廢了下來。你們看要是用得上的話!”
袁慶生看著地圖上的位置,有一條公路經過這里,然后抵達高唐縣的縣城,然后再直通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