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乃祖宗之法不可輕改!”
聽到孔穎達這么說,李承乾笑了。
想想也對,真正的儒教,是從北宋開始的。
那個時候,北宋給他們封了一個世襲傳承的衍圣公。
歷朝歷代的公侯,說是世襲傳承,其實不過是國破一切皆休。
偏偏下一個朝代,儒教來個滑跪。
元朝這個中原眼里的異族,為了穩固統治,也順勢承認了這個封號。
輪到朱元璋的時候,雙方互相看不起,嚴格來說,是朱元璋求著承認的他的。
接下來,就一發不可收拾,代代享福沒了血性,就變成了代代二臣。
在大唐初期,儒教可沒這么囂張。
但,李世民在貞觀二年做了一件糊涂事,是他把孔子給尊為‘先圣’,去掉了在這之前周公的‘先圣’名號。
也就是說,從貞觀二年開始,孔子才真正有了圣人的稱號。
雖然他有他的考量,可有些事情,就是經不住這么搞。
追根溯源的話,也可以認為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讀書人想要翻天了。
“那孔師認為,祖宗之法何時可改?何時不可改?”
這些文人就會打嘴炮,李承乾直接把問題丟了回去,讓他自己去回答這個問題,讓孔穎達出招。
他今天,少說要讓這家伙吃個大虧,以報之前自己憋屈之仇。
圣人是李世民封的,他不好直接改口。
但李承乾已經打定主意,一定要把這個圣人打下來,就從這個孔穎達開始。
先人可以尊敬,封為圣人大可不必,除非對方沒有后人,這是來自帝王的考量。
“圣上口含天憲,可改!
天要其絕頂,可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