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完了這一系列事情之后,李承乾終于能抽出時間,見一見各國來使了。
在貞觀十三年,周邊各國都有前來大唐朝貢。
有一些小小的,只能算酋長國級別的存在,也有像高句麗,吐谷渾,突厥(殘部)這種,算鼎鼎有名的存在。
反正加起來,得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個國度。
按照這次參與的使臣名單,就有:高句麗、新羅、康國、吐火羅、波斯、安國、于闐、疏勒、林邑、焉耆、昆明及荒服蠻酋,室利佛逝、訶陵、真臘、吐谷渾等。
周邊唯三沒來的,就是高昌和吐蕃還有突厥殘部。
高昌是因為跟大唐鬧翻了,他們投靠了突厥(殘部),管控了絲綢之路。
所以,唐朝就出兵打了他們。
吐蕃是一直就沒怕過唐朝,再加上出了個松贊干布,又有著地理限制,唐朝這邊也不好把他怎么樣。
突厥是因為正在進行內戰,還沒重新整合起來,投降大唐的這一派也分不出身來。
至于其他的,基本都是因為向往大唐的繁榮,自愿歸附,或者自愿朝貢。
這些朝貢的使者,其實說來說去,本質就是來大唐討好處的。
他們朝貢的東西,對大唐來說,有些的確是稀罕。
反過來說,大唐回贈的東西,對他們來說也是稀罕。
剩下的,就是聯絡一下口頭的感情。
那些恭維的話,隨便聽聽也就罷了。
真要往心里去,那就輸了。
遠一點的還好,暫時還沒什么利益沖突,也沒有什么邊境沖突。
近一點的,那可就不好說了。
見他們一面,聽聽他們的訴求,既不答應也不否定,反正就是打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