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懦弱無能之舉,卻說此乃為了百姓安定!
大唐想要繁榮昌盛,這樣的墻遲早不允許存在。
因為看似城墻,實則人心之墻。
有此墻,眾卿有何顏面,說此乃大唐盛世?
盛世,皇城之中,居然還需要墻來保護安全,只是為了防止犯罪,眾卿不覺得可笑嗎?”
李承乾的這番話,一下子就拔高了城墻的危害性,把它和人心之墻掛鉤,談起了墻的危害。
如此一來,也就是有了大義。
如果只說是為了商業的繁榮,肯定是通不過大臣的。
當所有人都反對,他如果要強行拆除,當然也可以,可卻沒辦法轉變眾臣的心,反而會導致陽奉陰違,暗藏著諸多不滿。
為了大唐的繁榮有人執行,李承乾必須得苦口婆心,也算是無奈。
李承乾的這番話說出來,眾臣心中也有些動容。
對于他們來說,雖然有一部分住在外城,但卻很少,大多是住在內城的。
拆不拆外層的那些坊市之墻,除了關系到安定之外,跟他們個人的利益沒有太大的關聯。
既然李承乾把意義拔高到這個程度,又說要用二十萬鬼神大軍來守衛,好像也沒什么好說的了。
于是,剛剛還得了好處的大臣們,紛紛開始表示贊同。
就這樣,李承乾又在他們的心中,開了一道無形的思想之口。
這道口子一開,距離全大唐的封建之墻拆除,也就不能說是遙遙無期,而是可以預見的了。
這可以稱之為服從性測試,也可以稱之為思想轉變的開端。
既然這件事情大臣們同意了,今天的朝會目標也就達成了。
“眾位愛卿,可還有什么事情?”李承乾問。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