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無論怎么阻擋,終究會有漏網之魚。
為何,愛卿們不想著把這鍋飯做大,而是就看著眼前這鍋飯呢?
如何把這鍋飯做大?
就像朕剛剛說的,如果車馬能從日行千里變成日行萬里,這鍋飯是不是就大了十倍,甚至是一百倍?
想要讓車馬從日行千里變成日行萬里,取決于什么?
取決于工科,取決于工匠之手,而不取決于百官,更不取決于皇帝!
朕,今天好話歹話都給爾等說了。
關于擺宴款待十五位工科大才之事,可還有哪位愛卿要反對?”
聽到李承乾這么比喻,一直把盯著眼前這鍋飯當做真理的百官,有些終于恍然明悟。
對呀,既然眼前這鍋飯,注定有越來越多的人要分。
一旦搶不過,就必然會餓死。
那為什么,不把這鍋飯做大呢?
只要鍋夠大飯夠多,分的人趕不上飯變多,那不是輕松就能多吃兩口?
何必拼死拼活,就盯著眼前那點?
如此一想,朝堂上的氣氛頓時緩和了很多。
明知道李承乾是打一棒子給個甜棗,但他們還真就吃這套。
如果不打他們一棒子,他們反而會覺得皇帝好欺負,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即便是皇帝下圣旨,也可以陽奉陰違。
房玄齡再次站出來道:“臣,赴宴!”
說出赴宴這兩個字,就代表房玄齡認輸了。
不認輸又如何呢?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