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來看,區區一萬石糧食,對比崔家的龐大體量來說,九牛之一毛都算不上。
但傻子都知道,如果李世民一直在草原上,再加上李承乾隱隱透露的,未來三五年內就要對吐蕃動手。
哪怕這兩個國家都不適合產糧,但終究地盤有那么大,糧食絕對不少。
這要是全拿回來沖擊國內,他們崔家的糧食只怕是真要全爛掉了。
因此,催仁師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
“崔愛卿,有何不可啊?”李承乾整暇以待的反問。
崔仁師剛剛跳出來反對,都沒有想好反對的理由,就是因為利益被碰到了,還是關系到根子里的利益,所以他迫不及待跳出來了。
不過,他也不是蠢貨。
跳出來后,思維極速運轉之下,還是被他找到了借口。
崔仁師義正辭道:“陛下,早在戰國時期,李悝在魏國推行變法,提出平糶法以調控糧價。
東漢班固在《漢書·食貨志》中又明確指出: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
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
賈誼也在《論積貯疏》中主張: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
《管子·輕重甲》同樣提出:谷賤則以幣予食!
自古......總之,諸位先賢的思想無不表明,糧價過低并不是一定是好事。”
好個崔仁師,哪怕李承乾是臨時提出來的,他也能疾速引經據典。
世家大族的人,還真是不可小看。
至少他們的知識儲備,是一個比一個多。
看過的雜書,不知道有多少。
也可能是崔家資本就在于這方面,所以格外關注這方面的思想和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