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周,女子科舉的皇榜放出來了。
不管是女子還是男子,不管是百官還是世家貴勛,都非常關注。
這一次李承乾出的題,實在是有些古怪。
回去仔細思索之后,他們也感受到了其中的深意。
自然會很擔心,自家人究竟有沒有考上。
考上了他們擔心,沒考上他們也擔心。
在制定八股文那一類之前,科舉考試的題從來就是這樣,并非是李承乾胡來。
一直要求的是要活學活用,不能是讀死書。
科舉考試,從來就不是讓人填空,或者是寫出某句古人名中的意思。
啟蒙一樣的東西,屬于小兒科。
真正的讀書,本來就是讓人明事理。
由于是第一次女子科舉,李承乾還讓武媚娘寫了一份所謂的標準答案,放在了皇榜的旁邊,并標明了為何大多數人都不被錄取。
當大家看到那一個個題目,直指的核心含義的時候,有些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有些露出了早知如此的神色,有些又非常不詫。
尤其關于小兒打架那一道,看似簡單的題目,居然是篩選的根本條件,這是連百官都萬萬想不到的。
可仔細想想當今皇帝的性格,用這道題來篩選,似乎也沒任何毛病。
兩個三到五歲的小兒打架,這個歲數的孩子,有幾個能達到懂禮的程度?
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大人去拉偏架,還是以大人的姿態去訓斥,讓孩子要兄友弟恭什么的,似乎的確有點強迫般的感覺。
放在底層官員身上,面對不知禮數,甚至不知道理的平民百姓,如果以自己懂得多的心態去斷案,根本就不能讓百姓信服。
哪怕面對強權屈服了,這就是在制造冤案了。
就算案子斷得對,給人的感覺也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