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都有資格評論,可以寫在奏疏上呈上來。
到時候,朕會選擇其中幾篇,確實有其獨到之處的,用來發布到報紙上,還會署上你們自己的名。
這第一期的報紙,就說關于掃盲教育的事!
百官若有興趣,都可以上奏疏各抒己見,如何?”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算是給百官好處了。
給他們好處,給他們機會,如果是這樣還不行,反正他們也阻擋不了。
當電力出現的那一刻,對內李承乾已經無所顧忌。
電力是一切工業的基礎,工業化就代表什么東西都會加速,已經不是他們誰想要阻止,就能夠阻止的了。
被李承乾著重提點,百官也想到了,這不就是在李承乾面前露臉的機會嗎?
百官都可以上奏疏,對當前的時政進行點評,若是點評得好,說到李承乾的心坎里。
多來幾次,不就可以被李承乾記住嗎?
若是真的有大才,多有那么幾次之后,不就可以平步青云了嗎?
現在還是朝堂上的官員,有一部分已經‘無依無靠’。
他們是原本清河崔家,滎陽鄭氏,還有京兆韋氏的人。
這一部分,是屬于投靠于他們,被他們提拔上來的。
現在三家都沒有了,他們的依靠也沒有了。
他們要么就不犯錯,盡可能的在自己的位置上,一直坐到死。
要么就只能依附皇帝,跟著皇帝的要求走,成為皇帝的人。
往后說不定就是加官進爵,最起碼有這個機會。
這一部分沒被牽連的,往往都是官職比較小的。
大約就相當于,世家把他們提拔到朝堂上來,偶爾給他們站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