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更改一個制度,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只是阻力有問題,還必須得把全天下方方面面,最好的考慮到。
就算不管旁枝末節,需要的時候再完善。
更何況,一旦動起來,那就牽連甚廣,算得上整個國家天翻地覆。
李承乾在朝堂上說的那些,是給他們打個招呼。
現在人嚴重不足,人才更加不足。
想要細化成那種制度,還需要時間去醞釀。
之所以這么早說出來,李承乾就是逼迫他們,把自家的那些二代三代們,全部好好教育出來。
只有足夠多的二代三代,頂過了這一波之后,大唐才能夠全面更改制度。
只要有他在,他并不怕那些二代三代太多,導致最后尾大不掉,要的不過是度過最近的一二十年。
掃盲教育已經漸漸鋪開,再過兩年,完全可以實行義務教育。
以前不敢施行,是因為大唐的錢不足。
可是現在,大唐的錢太多了,屬于發不出去那種。
究其根本,就是人太少了,需求也太少了。
他必須要把內需擴大化,才能夠讓錢變成錢,讓百姓真正從底子上富裕起來,才能夠實現義務教育。
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要讓現在的百姓,懂得讀書的重要。
他們如果愿意學,會了基礎的文字識別,會了基礎的算術。
不管是幫人寫信也好,再或者去一些小家小戶,商戶之類的地方做賬房先生也好,自然會比土里刨食要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