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兵員的損傷,還有各種物資的缺乏,已經越來越嚴重了。
尤其是像必需品的鹽,真的是缺到了極致,就連他這個王都快要沒得吃了。
剩下的只有兩個辦法,要么向大唐投降,要么放棄現有國土,看看能不能打下旁邊的戒日王朝。
現在的戒日王朝,同樣非常的強大,松贊干布根本沒有把握。
至于說向戒日王朝借兵,像松贊干布這樣的雄主,根本沒想過這種窩囊的主意。
借兵容易,想要還回去就難了,說不定就在自己本土生根了。
那位戒日王,他也是很清楚的。
相比較而,吐蕃人與大唐人之間,除了地域造成的高原紅,整體的形象上,都是差不多的,文化上也多有交流。
他們跟戒日王朝,看起來壓根就不是一個人種,所以不考慮。
這一次,松贊干布力主自己來到大唐,不怕國內的貴族偷家,一方面是有這個自信。
另一方面也是想要親眼看看,大唐究竟是怎么個情況。
怎么新皇帝上位幾年,就變得他完全看不懂了!
至于根本目標,他還是主張跟李承乾達成協議,不想再繼續打下去了。
他自己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帝王,他知道李承乾也是,所以他才有這個膽量來。
有雄心壯志的帝王,不屑于用一些陰謀詭計。
只是真正來到長安,看到了一些東西之后,他發現自己好像沒有談判的條件。
預想之中,跟他們打了兩年,按理來說,大唐也應該差不多了。
實實在在過來之后才發現,長安城的繁榮超出他的想象,別的地方應該也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