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儉的介紹下,別說吐蕃人了,陪同的官員都感覺自己見識到了,居然還有那么多種紙。
比如說帶香味的,帶花紋的,用來洗臉的,用來做包裝的,用來做袋子的,甚至萬用的。
單單一個紙,居然會有那么多用途。
唐儉還加了一句:“其實,關于紙這方面,陛下有一次來視察,說過一句很真實的話。
他說,當紙張成為廉價的商品,百姓都能夠隨便買賣使用的時候。
紙張的用途,是無盡的。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具體怎么用,全看百姓自己。”
“貴國陛下高瞻遠矚,佩服佩服!
只是,以此地的產量,如何供應大唐國境?”松贊干布問。
“不,贊普你搞錯了!
工部將作監這里,只負責研發,不負責買賣。
就以這紙張而,研發出一種紙張,就會把技術賣出去,收回一定的費用再研究其他。
同時,買到技術的商家,他每年生產出來的紙張,賣出去之后,也得分出一部分利潤,用來補償給發明的工匠,或者發明的工匠小組。
這個費用,陛下稱之為專利費,為期二十年。
如此一來,既激發了工匠的發明熱情,又讓他們全家過上富裕的生活,讓他們能更熱愛去研究和發明。
總體而,現在工部已經自給自足,不需要朝廷撥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