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朕,用來代替原本爵位或者土地等賞賜的。”
百官們再次豎起了耳朵,心中都不由暗想:“終于說到了!
只是不知道這四等功,究竟是個什么意思。”
“這四等功制度,就好像侍郎一樣,有大也有小,地方上同樣會普及這四等功。
有縣級四等功,有州級四等功,也有國級四等功,同樣也有集體和個人之別,縣級由縣令頒發,國籍由皇帝頒發,州級也由州級的最高長官頒發。
拿縣級來說,個人三等功,比如個人抓捕一個窮兇極惡的罪犯,或者冒著生命危險做了大功之事。
二等功,為了守護自己的職責,最終生命垂危,或者因此死去。
集體二等功,集體冒著生命危險,北方救一方之災,挽一方天傾。
一等功,為百姓,為大唐,做出能記載萬世之貢獻。
以上,也差不多。
特等功,只能由當代皇帝評判。
唯一的限制條件,這四等功,必須是官吏作出的成就,才有資格獲得。
記住朕說的是官吏,包括吏!”
房玄齡站出來打斷道:“陛下,這四等功制度,界定是否太過于模糊?”
“房愛卿,你說得不錯,這四等功界定就是模糊的,需要的就是模糊!
因為這四等功后面,都蘊含著相應的特殊獎賞。
因此,有兩個約束存在。
第一個約束,不管是國級還是州級縣級,一旦評定了就要認,該給的就要給,并且歷任官員都需要認。
若是以權謀私,當地反對者眾,自然就不能評定上,還會被追查。
第二個約束,評定這四級功勞,必須要內部當眾宣讀。
比方說,縣級的三等功,必須要通傳整個縣的所有官和吏。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