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這話一般都是文臣說的,如果是手握重兵的一方大將,皇帝說話都會溫柔很多。
真想要處理這種人,也要多方做好安排之后,確保萬無一失,才會下手。
人家擁兵幾十萬,你派個太監,帶著圣旨就去把人砍了,純屬是做夢。
顧道到是沒有擁兵幾十萬。
只不過他的兵,可以輕松攆著幾十萬打,而且還是百戰百勝那種。
何況顧道出戰,從無敗績,已經是天下名將。
加上還是皇帝女婿,侯爵勛貴,天下人都看著那,弄不好就是大笑話。
“讓顧侯繼續打,是最省錢省力的辦法,而且還要做全套,不能讓人知道朝廷……”
高岸話沒往下說。
別讓人知道,朝廷跟顧侯鬧意見了,尤其是更不能讓人知道,朝廷在猜忌顧侯。
否則你看著吧,無數人撲向遼東,在朝廷和顧侯之間瘋狂地互相挑撥。
“顧侯現在稱病在家,還能去打么?”太子八字眉更加低沉了,試探著問道。
“得先找到問題在哪里?”
溫爾雅開口了。
“開始的時候,顧侯并沒有任何反對,為何欽差到了,顧侯反應如此激烈?”
這也是困擾太子的問題。
他是親自寫信了的,顧道沒有任何反應,默認了他接受這件事欽差才去的。
否則,顧道但凡開始給朝廷寫奏折,欽差都不會進入遼東,這件事還要商量。
“溫尚書是懷疑,有人在朝廷和顧侯之間,進行了某種挑撥?”
太子突然反應過來。
“臣也覺得如此才是合理解釋。現在天下諸國,南越最弱時刻要反撲。
斯隆國的盟友關系名存實亡,也在暗自積攢力量,說不得有人從中作梗。”
說話的是戶部尚書顧云璋。
“查,讓都水監去查,不過那是后話,現在該怎么辦?”太子繼續愁眉苦臉。
“顧侯一定會打的,只要袁輔開口就行。”高岸說道。
太子何嘗不知道。
但是他作為帝國的儲君,此時正在監國,如果不是沒有辦法,他不想讓袁琮給他兜底。
\"再等一等,萬一李清源肯投降了那?\"
刑部尚書李渠說道。
“反正事情這樣,也不急于一時,對外咱們就說大乾有好生之德,允許李清源投降。”
這也是個辦法。
其他人也覺得對,一方面查找原因,需要時間。
另外事情已經這個樣子了,如果著急處置,很可能造成其他的誤會。
散朝之后。
太子秘密前往終寒山。
皇帝病了之后,就征用了顧道在終寒山建的別院,專門用來養病。
太子偶然也會過來拜見。
但是這一次來,他主要是找錦瑟。
皇帝病了之后,錦瑟就一直在這里,陪著父皇,甚至顧道的兩個兒子也在這里。
皇帝還是時而糊涂,時而清醒。
“父皇的病好些了么?”太子找到錦瑟,先用皇帝的病做開頭。
“好肯定很難,但是在這里還算開心,我跟母后哄著就是。”錦瑟恢復到。
“朝廷重擔壓在殿下身上,無需太過擔心。”
太子猶豫了一下,他是個不會撒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