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浩自從當了縣領導,深入基層的時間越來越少,更多的是下面的干部來向他匯報各種工作。
這里面就有一個潛在的小隱患,不管是他一直信任的干部,還是他沒那么信任的干部,每一次在匯報工作上到底有沒有實事求是,誰也不知道。
基層工作真實推進情況和匯報上來的,到底偏差有多大?
基層工作開展的究竟怎么樣?他交代的工作細節有沒有落實下去?
陸浩如果不去基層,就只能聽下屬匯報結果,他不是不相信,而是覺得自己不能光聽,還得抽時間去突擊檢查,這也是對安興縣干部的監督。
自古以來,代代都有貪官污吏蒙蔽皇帝的眼睛,皇帝坐在金鑾殿上,根本看不到全國各地的民不聊生,大臣們說國泰民安,說皇帝治國有道,皇帝就信以為真,整天活在大臣們的吹噓里,而大臣們報上來的事,要么是讓皇帝花錢,自己好中飽私囊,要么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給皇帝找找存在感。
曾經有一位權傾朝野的大臣傲然的說,皇帝能看到的都是我想讓他看到的,借此諷刺坐在龍椅上的是瞎了眼的皇帝。
到了現代同樣如此,如果陸浩不再深入基層,很多事情他都無法看到,這不是陸浩的性格,所以他有時間還是喜歡去基層檢查工作。
方水鄉這次的拆遷工作,主要是鄉長王毅牽頭,副鄉長孫小磊負責拆遷具體事宜。
陸浩在會議室抽查了一些拆遷檔案資料,以及后續拆遷工作計劃安排。
孫小磊對此基本都對答如流,陸浩還是比較滿意的,說明孫小磊帶著下面的年輕科員,在拆遷工作上用心了,他又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大概十一點多的時候離開了方水鄉。
在這期間,拆遷工程的評標工作也正在進行中。
孫凡卓時不時會給陸浩發幾條消息,還錄了幾段現場視頻。
這么大的項目,是有講標環節的。
各個投標公司需要派專業人士,在評標室里講解工程項目相關內容,包括公司資質與實力,投標價格,管理體系,項目團隊,施工組織方案,還要結合拆遷項目本身,來闡述一下假如中標以后,該如何推進工作等內容。
這些都是需要公司提前準備好的,不僅僅是靠嘴說,還要用ppt投屏展示。
如果在這個環節都不能加深各個評審專家,對自己家公司的印象,等評標的時候,專家們可沒空仔細翻看那一本本厚的讓人害怕的標書,尤其是投標公司那么多,專家們根本記不住公司的名字,該怎么標新立異,讓專家關注到自己的公司,是講標環節需要格外注意的。
王少杰上周的評標也有講標環節,但每個公司只有五分鐘,畢竟那個項目金額只有一千萬,而拆遷工程招標金額九個多億,所以每家公司給了十五分鐘的講標環節,超出時間就會被要求停止。
孫凡卓已經提前看過了簽到表,當時報名買標書的公司有二十二家,而今天實際投標的公司來了十八家,這是很正常。
因為有些公司即便最早買了標書,可能也會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覺得自己公司實力不夠,為了避免浪費時間,也就放棄投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