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爹,救救我,我不行了……”
男人滿頭大汗,他抱著女人的頭,說道:“我啥也不懂啊,等到了衛生院就好了。”
女人哭著說:“我怕撐不到衛生院。”
有人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凌秋月,“那不是秋月嗎?她就是醫生啊,快攔住她。”
旁人就問了,“她行嗎?”
“她不行,還能指望誰?試試唄。”
說不好聽的,死馬當活馬醫。
先前說話的人行動了,張開雙臂攔住了去路,“秋月,救救俺兄弟媳婦。”
凌秋月跳下自行車,推著車走近,“怎么了?”
“生孩子,生不出來。”一米七多的漢子,差一點放聲大哭。
女人是第二胎,今天早晨開始肚子疼,響午才開始生,接生婆都請了,沒想到這個時候出現了狀況。
正常情況下,是孩子的頭先娩出,女人不是這種情況,孩子是橫位,根本生不下來。
農村人從來沒做過檢查,出現這種情況就不奇怪了。
長時間的折騰,孕婦已經支撐不下去了。
“秋月,你有沒有辦法?想辦法救救大人吧,孩子才三歲,離不開娘。”
說話的是孕婦的婆婆,如今只能顧大的。
“我不是專業的,冒冒失失救人不妥。”
“再拖下去,大人孩子都難說……秋月,不管怎么樣都不會怪你的。”
男人也表態了,“出了事不怪你,我按手印。”
孕婦的眼里滿滿是求生欲,“大的才……三歲,她,她……不能……沒有娘……”
“我試試,我保證不了一定能成……”
男人按了手印。
凌秋月是醫生,她好學,喜歡看醫書,也喜歡在網上找視頻看,五花八門,都有所涉獵。
凌秋月爬上牛車,深深地吸了口氣,將雙手用力地托舉著孕婦的肚子,“會很疼,你忍著點。”
孕婦點點頭,“嗯。”
這個過程是艱難的(隔著肚皮轉動),痛苦的(孕婦哀嚎不已,凌秋月多多少少受了影響),還引來了看熱鬧的人。
當然男性自覺繞道,孩子被轟走了,孕婦四周用被子擋住,還是有婦女掀開被子一角,什么時候也不忘吃瓜。
就在凌秋月努力調整胎兒位置時,人群中突然有人喊道:“這能行嗎?別把大人孩子都折騰沒了!”
頓時,質疑聲四起。
上下兩片嘴,反正不要錢。
“就是,秋月剛當了醫生多久啊?一個敢干,一個敢信。”
凌秋月額頭滿是汗珠,她顧不上這些,全神貫注地繼續手上的動作。
終于,胎兒的位置有了變化,孕婦的情況也稍有好轉。
凌秋月長舒一口氣,繼續引導胎兒轉換位置。
好在是半橫位,轉動的幅度不是太大,很快胎兒頭部落入骨盆。
(聲明:醫學小白寫文,不必深究)
剩下的交給接生婆。
農村的婦女,勞動到生,再加上營養差一些,胎兒又瘦又小,生產起來比較順暢。
隨著嬰兒的一聲啼哭,一個新生命誕生了。
“哇,是男孩。”
眾人先是一愣,隨即發出歡呼聲,包括剛才質疑凌秋月的那兩個人。
孕婦的家人激動得熱淚盈眶,緊緊握著凌秋月的手,連聲道謝。
凌秋月疲憊地笑了笑,看著健康的嬰兒和虛弱但平安的產婦,心里滿是欣慰。
“我的建議,你們還是去衛生院吧,給產婦和孩子做個檢查,健康最好,有問題能及時發現。”
家屬對凌秋月無比崇拜,她說什么是一定要聽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