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連續數代都是明君!
唯有宣帝劉進的心中有些許莫名其妙的擔憂——他自幼就喜歡讀史書,當年的秦國也同樣是連續出了幾代的賢明君主,最后一統天下,直到出了一個秦二世。
秦朝就此覆滅,被太祖陛下拿到江山社稷。
而此時的大漢呢?
太祖、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武德帝正正好好六位,加上他這位當今大漢天子,便是第七位帝王了。
昔年的秦國不也是這樣嗎?
奮六世之余烈,而出現了一位始皇帝嬴政。
同樣是.....七代!
當然了,這種猜測只是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而已,相對于自已親眼看到的東西,劉進還是較為相信自已看到的東西的。
而劉詢的表現也沒有讓劉進失望。
十幾歲的年紀便能夠通讀史書,無論是政治智慧還是為人的智慧,為帝王之道的智慧,都十分的卓著。
所有的一切都顯示出,大漢好似是要進入到一個新的臺階了!
........
宣帝十五年,宣帝病重。
太子劉詢也開始逐漸的承擔起來了監國大任,一直到宣帝十五年末,宣帝的病情好了許多,而這個時候的太子也放下了手中的朝政要務。
.......
未央宮中
劉詢神色凝重,他看著劉進開口道:“父皇,民生多艱,若非親眼所見,怎么能夠遍察民生疾苦呢?兒臣請私訪游歷天下,以見萬民黔首。”
劉進有些猶豫但最終卻也沒有拒絕,思來想去還是嘆了口氣。
“也罷,但你的身旁不能沒有人跟著。”
他略微猶豫說,找到了合適的人選:“便讓許家那個小子跟著你吧!”
許家?
劉詢微微挑眉:“是父皇的黃門侍郎?”
劉進微微點頭,看著劉詢笑著說道:“是他。”
“昔年他的父親便是先皇身邊的黃門侍郎,他也成為了朕的黃門侍郎。”
他搖了搖頭:“我不準備讓他的孩子再入宮侍奉了,便給他些許恩典,讓他的孩子跟著你吧!日后也能堂堂正正為官。”
劉詢并沒有質疑,接受了這個命令。
.........
宣帝十七年,秋末。
太子劉詢回到了東宮,只是短短的一年時間,他便滄桑了許多。
“哀民生之多艱啊.....”
........
宣帝十七年,冬末。
天子詔令,黃門侍郎許廣漢之子許舜,進為....東宮詹事。
.........
宣帝十八年,秋末。
宣帝病逝,這一生雖然上承三皇盛世,但卻并未曾做出什么杰出的貢獻,但他的孩子劉詢卻依舊頂著壓力,給他上了謚號“宣”,算是一個...美謚了。
同年,太子劉詢登基。
次年改元,甘露。
是為....甘露元年。
........
“咚——”
一道仿佛是鐘聲的聲音響起,陳成緩緩的睜開了眼角,他緩緩從床上坐了起來,按了按自已的鼻頭。
他第一時間便是打量四周,而后...發現了與上次的不同。
這一次,他的“臥室”似乎更加豪華。
陳成微微一笑,在歷史長河中奮斗那么多年,最基礎的渴望,不就是這個嗎?
他起身,看向窗戶外。
圃園風光依舊。
ps:不必擔心后面的劇情,我心中早已經有了腹稿,甚至多次有暗示伏筆。嘻嘻。具體的大家可以仔細的找找很早之前,差不多是漢文帝、漢景帝時期的章節。
另外匯報一下近況。
書的成績開始緩慢的跌落了,書測的新量是這樣的,能夠接受和理解,但是不知道能否沖百萬了,百萬作為番茄的一個天塹,我還是很想跨過去的,但這東西嘛,看天命了。
此外就是工資...嗯,繼續拖著,但沒辦法,好像是因為學校欠了太多的錢,所以我們新校長發工資的時候被檢查出來他的卡發工資了,所以直接執行凍結了.....emmm,說是要解決,但是不知道要多少天了。
哎。
不管如何,反正書的成績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下個月能吃點好的了。嘻嘻。
愛你們,么么噠。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