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官渡侯依舊那么勇猛呢?
到了晚年依舊很能打的武將中原又不是沒有出現過,秦的王翦不就是一個嗎?到了晚年越來越能打了,甚至比年輕人還能打。
更何況.....
他們匈奴在長安城中也不是沒有探子啊,他們是有探子的。
官渡侯現在每日還能夠飲酒作樂,夜御數女,這樣子的身體,能是不能打仗了?開什么玩笑。
所以匈奴人也不敢進攻侵犯邊疆。
于是大漢的邊疆也得到了休養,逐漸的恢復了往日里的繁華。
但與大漢的繁華一同出現的,卻是“盛世”的凋零。
這里的盛世并非是指大漢天下的盛世,而是指那群跟隨著劉邦一起打天下的“盛世”。
那群人才....逐漸凋零。
惠帝五年春,故淮陰侯韓信在家中重病,不治身亡,與歷史中的他相比,也算是得到了一個善終。
群臣也好,皇帝也好,在聽聞這個消息了之后,都十分悲傷。
官渡侯甚至親自前往祭奠。
惠帝五年,夏天。
這個夏天有無盡纏綿的雨,好似是上蒼都在為了大漢盛世群臣的凋零而哀悼一樣,因為這個夏天,大漢的功臣們死去了許多。
盧綰、瓚侯蕭何、曹參、樊噲等人一個個的如同秋日的落葉一樣,緩緩的飄蕩在地上,隨著秋風一同去了!
這都是大漢的悲涼。
這同樣是一代人的落幕!
隨著越來越多老朋友的死去,陳成也越來越哀傷,因為他能夠感受的到,自已的身體也在慢慢的變差,只是不知道能夠支撐到什么時候了。
但.....
令陳成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比他先熬不住的,竟然是皇帝。
未央宮中
惠帝劉盈躺在床榻之上,面前跪伏著劉恒,其余諸多朝臣、功臣全都是站在那里,他們明白這已經是皇帝最后的時日了。
可是這一年的時間里,皇帝依舊沒有子嗣誕育。
那么.....
人群中的陳平、周勃兩人看了一眼跪伏在那里的劉恒,眼眸中帶著些許唏噓之色,倒是沒有想到,竟然真的被這個并不算出彩的白面饅頭拿到了這個好處。
只是....他們的內心并不算悲哀。
畢竟...如今功臣集團逐漸凋零,只剩下了他們的子輩,這樣子的人天然的就在他們之下,他們也終于到了可以倚老賣老的年紀。
想到這里,陳平也好、周勃也好,都下意識的看了一眼站在群臣之首的那個人,暗自咬牙。
這個老東西怎么還不死?!
陳成大概算是蕭何的同齡人了,他的年紀較之周勃和陳平都大了不少,可如今站在那里,雖顯些許蒼老之色,但卻仍舊身體康健,像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一樣!
這讓陳平和周勃都有些難以遏制內心的無奈和悲哀。
他們甚至生出來了一個有些難堪的想法、
自已能活的過這位嗎?
然則,此時的他們已經沒有力氣和心思去想這些了,因為躺在床榻上的大漢天子緩緩開口了。
只聽得他開口道:“朕無子,當效仿古代圣賢之舉,兄終弟及。”
“父皇在臨終之前,曾留下旨意。”
他揮了揮手,讓內侍將“劉邦”的遺詔拿了出來,讓眾多臣子觀看:“此之不能為例!因當日父皇已然發現朕身體的傷,所以交代過朕。”
“若是日后真的沒有子嗣,又想要在諸多兄弟中擇選一人,便考慮一下恒弟。”
劉盈十分坦誠。
而他的話也很簡單好理解,那就是“這并不能夠當成是一個例子!因為這并不算是朕兄終弟及,而是先皇有所交代,朕也愿意。”
所以,日后若是想要繼續“兄終弟及”的這個傳統,就必須是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有先王遺詔。
第二,皇帝自已無子。
第三,皇帝自已樂意。
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也算是給后世的皇帝打了個一個補丁。
劉盈并不愿意因為自已的緣故,就給后世的皇帝留下一個大難題——到底要不要兄終弟及?他這個例子是沒有孩子,但若是有孩子呢?
所以留下了這樣的話語。
說完傳位于代王劉恒的話語后,劉盈便緩緩的閉上了眼睛,離開了這個讓他作嘔的囚籠。
惠帝五年,帝崩。
傳位先皇四子,代王劉恒,著令其登基為帝。
一代人的凋零,一代人的落幕,換來的是新一代人的出現.....
——————————————————————
《史記·孝惠皇帝本紀》:“惠帝五年,帝崩,傳位代王恒,責令其登基。惠帝崩前:天下休息未久,不宜大肆操勞。”
“朕之后事,當以簡樸為先。”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