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皇十一年,春
無論是皇帝還是世家門閥,都憋了一口氣,等待著今年,所有人都在想要看科舉制最后的結局。
而今日,便是開皇年間的第一次會試考試了。
學子們魚龍而入,進入了考棚之中,而在考棚的不遠處,兩個人站在那里,目光遠遠的眺望著這一切,目光中帶著欣慰的神色。
楊堅輕聲說道:“天下英雄,至此盡入朕囊中啊。”
而后更是看著身旁的人笑著問道:“亦舟啊,你先前不是說不愿意讓陳氏的下一代在這個時候進入朝堂嗎?怎么又想明白了?”
陳亦舟只是淡淡一笑,他看著那魚龍而入的學子們,眉宇中帶著幾分感慨之色,對于他來說,這并不算是陌生的一幕勾起了他心中無限的思緒。
他怎么會不熟悉呢?
當年的他也是參與過那人山人海的、朝著鐵飯碗而去的考試的,那魚龍而入的場景,與今日何異?
“陛下,科舉制利國利民,加上先前民間那位名叫做“陳安德”的實用家所研究出來的“印刷術”,足以將整個大隋社會推進到一個新的高潮之中。”
他頗為感慨的說道:“所以,陳氏哪怕是違背自已的原則,違背自已先前的決斷,也一定是要參與其中。”
楊堅灑然一笑:“既然都說到這里了,朕....我倒是心中有一個疑惑想要詢問一下你。”
他看向陳亦舟的眉眼,輕聲詢問道:“亦舟,這個名字叫做陳安德的人,可是你們陳氏子弟?否則怎么會如此巧合?”
“都是安字輩?”
陳亦舟并沒有反駁,只是微微一笑,算是默認了下來。
楊堅倒是有些感慨:“也不知道數百年間,陳氏到底出現了多少如同這陳安德一樣的人啊?”
他意味深長的說道:“只要他們都能夠將自已的研究拿出來,或許大隋就真正能夠站在萬族之巔了。”
陳亦舟并不理會楊堅的試探,只是笑著說道:“這天下英雄如同過江之鯽,誰又真的知道他們到底在暗中都研究出來了什么東西呢?”
“至于陳氏子弟,不過是僥幸搶占了先機罷了,不過是些許運氣而已,不足為道也。”
楊堅與陳亦舟對視,兩個人都看到了對方眼睛中的深意,良久不語。
長久之后,楊堅才是哈哈大笑一聲,而后朝著不遠處走去,面容中帶著平淡之色,像是完全不知道之前在說什么一樣。
陳亦舟緊跟著楊堅的腳步向前。
.......
開皇十一年,春末。
當春日的最后一場大雨落下的時候,開皇年間、也是這世上的第一次科舉考試結束了,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這一次考試參與的人了。
世家門閥、寒門子弟、甚至是平民黔首,甚至在所有人看來,這一次的考試是一次完美的考試。
因為他的科舉考試錄取的頭三名,乃是一次完美的“均衡”
開皇十一年的狀元叫做陳安哲,出身官渡陳氏,乃是一等一的門閥世家,也是沒有人敢否認他是世家門閥子弟的一位人物。
因為他出身陳氏。
按照道理來說,狀元頭名給了陳氏子弟,給了門閥子弟,門閥世家們應該不能夠再有什么怨了——畢竟雖然科舉制創建了,給了黔首寒門一些機會,但最大的甜頭不還是你們的嗎?
而且這公平的考試,誰也說不了什么。
但那些門閥確實有苦難。
評價一個家族是否是門閥世家到底是依靠什么呢?是依靠他們的所作所為還是他們的身份,亦或者說是他們口口聲聲表達的東西?
如果按照血脈、權勢等東西來判斷的話,陳氏的確是門閥世家,而且是一頂一的門閥世家,乃是半步千年世家大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