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收拾妥當,很快就出發了。明遠和婉寧最喜歡熱鬧,聽說要去集市,開心得像兩只小麻雀,一路上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你可真是太會生了,一胎就有兒又有女,你都不知道,這條街上,背地里有多少人羨慕你。”
韓氏抱著明軒稀罕得不行,始終想不明白,為何同樣都是兩個孩子,小溪的孩子如此省心,自家那兩個小子卻整日掐架,稍不留神,就打到一起去了。
“是嗎?這我還真不知道。”小溪聞一臉驚訝。
“特別是見你家兩孩子長得如此俊俏,有很多人都在悄悄打聽,哪里有生雙生子的偏方哩!”韓氏把聽來的消息一一講給小溪聽。
自從認識了韓氏,只要這條街上有什么新鮮事,保證不出第二天,小溪就會知道得一清二楚。
小溪很喜歡和韓氏打交道,她為人爽朗,有話從不藏著掖著,向來是有啥說啥。
不像其他秀才娘子,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尤其瞧不起商賈之家的她們,還說她們滿身銅臭味。
如果不是有孕在身,小溪真想沖上去狠狠抽那婦人幾耳光。商賈怎么了?我們不偷不摸,憑本事賺錢,抱你家孩子下井啦!你們的衣食住行,哪樣離得開商賈之人販賣的貨物?如果沒有他們去江南倒來上好的料子,你們穿啥去大戶人家撐場面?
今天的溫度和昨天差不多,兩個孩子穿得多,并沒有感覺到寒冷。
可能是天氣漸涼的關系,來集市擺攤的小販似乎也不如以往多,一眼望去,有些空曠。
看到有人過來,小販們都賣力地吆喝著,希望以此吸引幾人的注意力。
集市入口處,針頭線腦、鍋碗瓢盆琳瑯滿目,家中根本不缺這些玩意兒。
小販們只能滿臉失望地看著幾人向集市深處走去。
鎮外,一輛驢車正慢悠悠地向芙蓉鎮的方向駛來。再瞧趕車之人,不是田寶兒又是誰?車上還坐著田小蕊。
自從嫁去石灣村,田小蕊還沒有來過鎮上,主要是兩地相距太遠,四五十里的路程,要是沒有驢車,只靠步行,山路崎嶇難走,少說也得三四個時辰。
可要是有驢車就另當別論了,這也是她一直沒有回娘家的主要原因。
如今難得回來一次,可不得去鎮上瞧瞧。聽說大哥要去鎮上賣糧,她便跟來了。
以前妹妹在家時,不說每個集都過來吧,也差不多。如今嫁去山溝溝,好不容易回來一趟,田寶兒又如何會反對?
如今兒女已經九個多月,可以吃一些煮雞蛋,或是稀粥雞蛋羹等。把孩子托付給王氏后,田小蕊就上了驢車。
就這樣,兄妹倆吃過早飯,便往鎮上趕。
望著近在咫尺的芙蓉鎮,田小蕊的眼角劃過一滴悔恨的眼淚。
如果自己當初不任性妄為,錯信他人,又怎會落得如此下場?還好嫁的男人不錯,不但包容她的一切小情緒,還有那段不堪回首的過去。
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年齡大了些,窮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