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別急,我先把事情的背景跟你講一講。”
寧則到頓了頓,接著說道:“絡寧縣有一個企業叫絡寧縣六株保健品公司,這是一家大型保健品企業,直接和間接解決了當地上萬人的就業,每年更是給當地財政,提供過億收入。”
“每年納稅過億?”
“這種規模的企業,全登津也沒有多少家吧?”
嚴宇恒原來是省統計局的副局長,登津市全市的各項經濟數據,他還沒來登津的時候就全部掌握了。
“對,全市也沒有多少家。”
寧則到點點頭,繼續說道:“但這種保健品企業,你應該也能想象,很喜歡在宣傳上打擦邊球,夸大功效。”
“這個可以理解。”
“保健品不是藥品,是食品,本身沒有藥品的功效。”
“可是真按食品宣傳,又沒辦法往外賣。”
嚴宇恒說道。
做了三年統計,各行各業的情況,他都有一些了解。
可以說,整個保健品產業,走的都是擦邊路線,監管部門真要嚴格執法,百分之九十九的保健品廣告,都得撤下來。
但那樣的話,這個產業也就沒了。
所以,更多時候,還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但這個道理不是誰都懂。”
“前段時間,洪都的一個記者,就鉆了牛角尖,逮著六株公司夸大宣傳這個點,寫了一篇洋洋灑灑的新聞稿,還無端指責,六株公司的銷售模式是傳銷。”
“六株公司的人氣不過,就在絡寧縣當地報了案。”
“絡寧縣當地公安機關,肯定要維護當地的支柱企業,畢竟,他們的一部分工資,都是六株公司間接給的。”
“這個案子,由兩個剛參加工作的小年輕偵辦。”
“這兩個小子,入職培訓的時候沒有好好聽講,也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沒有向任何領導請示,就私自跑到洪都省,把那個爆料的記者抓了回來。”
“記者為了脫身,就簽下了認罪書。”
“本以為這件事就這么過去了,結果,昨天,法治周刊出了一篇文章,把整件事的經過爆了出來。”
“在處理方式上,絡寧縣有錯,這是一定的,但也罪不至死,可看這意思,那個記者卻想借著輿論,將絡寧縣一棒子打死。”
“這件事要是不及時解決,不止是絡寧縣,登津市委市政府都會非常被動。”
寧則到將前因后果,利害得失,跟嚴宇恒講清楚。
“我能做什么?”
聽明白了以后,嚴宇恒迫不及待地問道。
“這件事的關鍵人物,是宋思銘,宋思銘跟那個記者的老師比較熟,一開始,是宋思銘代表那個記者,和絡寧縣官方進行溝通,希望絡寧縣官方能處理相關責任人,并給予那把個記者相應的補償,但絡寧縣是一個窮縣,補償方面應該是沒有到位,結果,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輿論戰,宋思銘有沒有參加不得而知,但是,宋思銘一定能夠終止這場輿論戰。”
寧則到說道。
“寧市長,您的意思是讓我找宋思銘聊一聊,爭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嚴宇恒終于知道了自己的任務是什么。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