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陸同風還是堅信自已的猜測。
他對那句循光覓冰隙,其形若象眼的解讀,與眾人不一樣。
之前這幾個人在討論每一句文字意思時,得出的結論是循著月光尋找到一處巖冰縫隙,那處縫隙的形狀就像是大象的眼睛。
陸同風覺得這幫人想復雜了。
他對這句話的解讀,前一句與眾人的差不多,但后面一句有些不同,循著月光尋找到一處巖冰縫隙,那道縫隙的形狀,宛如整個大象的眼睛。
幾個字的偏差,意思就發生很大改變。
眾人的理解過于抽象,過于復雜。
陸同風的理解便簡單粗暴的多,他將這座象池峰視為一尊大象,那道縫隙就是整頭大象的象眼。
陸同風始終堅信自已的猜測是正確的。
所以下午當所有人都在象池峰上呼哧呼哧的尋找線索時,就他一個人在岸邊悠哉悠哉的烤制食物。
眾人御空再度來到了象池峰的附近。
陸同風道:“你們誰見過真正的大象?如果將這座象池峰看做是一頭大笨象的話,象眼位置具體在哪里,給我標出來。”
陸同風沒見過真實的大象,他只是書中看到過大象的記載與插畫。
他只知道大象的眼睛在長長的鼻子上方,但具體比例,陸同風是不知道的。
這象池峰這么巨大,代表著大象腦袋的天門之上,若是出現偏差,可能會有十幾丈以上的差距,所以陸同風詢問眾人誰見過真正的大象。
如果將大象等比例放大的話,象眼的大概位置在何處?
準確的標注出象眼的位置,陸同風覺得對于尋找入口是有極大幫助的。
眾人對視一眼,都是默默搖頭。
幾千上萬年前天云山脈中是有大象的。
再往前推幾萬年,九州大陸的渭水流域都生活著大象。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間的大象隨著人類活動區域的增加以及氣溫的變化,不斷的往南遷徙。
現在人間的象群主要集中在嶺南或者十萬大山深處,很少有機會看到活著的大象。
陸同風看向戒色,道:“戒色,我聽說嶺南那邊有大象,你們苦海寺距離嶺南不是蠻近的嗎?你沒見過?”
“灑家是生活在寺里出家人,又不是生活在嶺南叢林中的野人,灑家怎么可能見過大象啊。
小蚯蚓,你去過的地方多,據說走遍了九州的名山大川,你應該見過吧?”
邱行川搖頭道:“我……走遍的是九州名山大川周圍城池中的有名青樓楚館……咳咳……”
陸同風無語。
這么多身份顯赫的仙二代,竟然沒人見過真正的大象。
陸同風只好問誰身上有大象的圖畫,就算是書籍里的插圖也行。
很快戒色便從儲物袋中拿出了一本佛門經書。
大象作為佛門的吉祥瑞獸,很多佛門典籍中都有大象的記載與圖片。
眾人看著佛門典籍中的大象插圖,對照著眼前的象池峰,片刻后,他們便將大象眼睛的位置圈了出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