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總要有點欲望,不是金銀就是美色,要么是名聲。
如果這些東西都不要,那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他有更大的野心。
“這次讓你們受委屈了,你們就住在京城,幾個月后再送你們回吐蕃。”葉君義給了嘉措和索朗優待。
“多謝圣上。”索朗和嘉措說道。
葉君義點頭說道:”之前打你們的人朕已經將他們抄家了,抄出的銀子都是你們的,此事是誤會,莫要聲張。“
嘉措和索朗趕緊跪謝隆恩。
“謝主隆恩。”
葉君義點了點頭,吩咐人送兩個使臣回去休息。
“謝尚書,冊封赤瑪洛之事不可馬虎,再出什么差池,朕拿你是問。”
“還有吐蕃新的國印,也要命人趕緊完工。”
葉君義開始在大臣的面前展示自己的權威。
”臣遵命。“謝書銘趕緊上前說道。
葉君義滿面榮光,想著這事一定也打扮特辦,最好讓天下皆知。除此之外,他趕緊命令慕青把之前給林軒送密詔的人追回來。
這件事太尷尬了,他一直害怕林軒在高原上觸犯了禁忌,讓他重蹈虞殤帝的覆轍。
現在林軒在高原上大獲全勝,還擁立了新王,這反差太大了。
他擔心林軒看到撤兵的密詔后,會作何感想?
認為自己昏庸,還是聽從自己的命令撤軍?
對于一個帝王而,林軒讓吐蕃臣服,這的確是大功一件,可若是林軒接到退兵的密詔不遵從,這是不是說林軒有謀逆之心?
葉君義面色冰寒的盯著兵部侍郎李宓。
“李宓,你是兵部侍郎,為何你們兵部上奏的消息和吐蕃使臣說的天差地別?”葉君義冷眸道。
李宓聽著葉君義的話,心里咯噔一下。
他根本就沒有收到林軒在高原上的任何信息,可自己要是沒有收到,完全可以說自己不知道。
可兵部給朝廷上奏的消息卻說林軒在高原戰敗了。
不知者無罪,可造謠就不一樣了,這輕也輕,說重也重。
“回圣上,我們的人上不去高原,所以只能從蜀中打探消息。”李宓心虛的說道。
“林軒是大乾的功臣,你們兵部應當全力支持,這種謠以后就不要上奏了。”葉君義冷聲說道。
“林軒立下如此大功,不得不賞,劉璋去了蜀州,就由你來給林軒議功吧。朕希望在林軒回來之前,能把這件事定下來。”
“臣遵旨。”李宓戰兢兢的說道。
“張宰輔。”葉君義向著張逸輔道。
張逸輔臉上浮現一抹苦笑,知道葉君義可能又要讓他為自己做的錯事擦屁股了。
“朕前些日子,被噩兆鬧的心慌慌的,所以下了幾道荒唐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