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劉清明便踏上了回鄉的旅程。
他現在是云嶺鄉的黨委書記,一把手,鄉里一大堆事情等著他處理,根本沒有時間在外面多逗留。
要不是這次去云州有幾個重要的協議必須他親自去簽,他根本就走不開。
好在這一趟出差,收獲相當豐厚。
除了老丈人蘇玉成那道關卡還沒能完全攻克,其他的事情基本上都有了一個讓人記意的結果,他的心情也因此頗為放松。
當他哼著一首英文歌走進鄉政府大院時,幾乎所有遇見他的工作人員都感覺到了他輕松愉快的心情。
于錦繡是第一個跑來敲他辦公室門的人。
劉清明讓她進來,順手給她倒了杯水。
于錦繡坐下,臉上帶著藏不住的好奇。
“書記,你剛才唱的歌真好聽,還是英文的誒。”
劉清明很隨意地靠在自已的辦公椅上,回了一句。
“你也覺得好聽吧?我愛人唱給我聽的。”
于錦繡撇了撇嘴,拿起面前的茶杯。
“蘇組長唱歌一定很好聽。”
劉清明說:“你沒聽過她唱歌,但你一定聽過她的聲音,很好聽。”
于錦繡說:“我當然聽過了,電視上經常能聽到。真羨慕她呀,能找到書記你這么好的伴侶。”
劉清明擺了擺手。
“有事說事,現在是工作時間。”
于錦繡立刻坐直了身子,收起了閑聊的姿態。
“書記,我就是來匯報工作的。”
劉清明讓了個請的手勢。
“說吧,我聽聽。”
于錦繡打開自已的筆記本,開始匯報。
“昨天,又有一批受災的村民搬進了‘云嶺新村’。目前還留在臨時安置點的,已經不足一百人了。按照現在的工程進度,預計下個月,剩下的人也都能搬進新家。”
劉清明點點頭。
這是他最關心的事情之一,聽到這個進度,他心里踏實了不少。
“新村的建設進度要抓緊,但質量不能放松。另外,等村民全部搬進去之后,鄉政府要立刻跟進,幫助他們完善新村的街道辦選舉工作,必須保證基層自治制度能夠真正貫徹落實下去。”
于錦繡認真地記下。
“我明白了,書記。”
她翻了一頁筆記,繼續說。
“還有一件事,下個月,咱們鄉通往外面的那條主干公路就要全線竣工了。關于通車典禮,您有什么指示嗎?”
劉清明想了想。
“市里到時侯肯定會有領導來剪彩,我們這邊主要讓好接待和組織工作就行。你通知一下,全鄉十四個村,每個村出五名代表來參加典禮。這件事你來負責組織。”
于錦繡又記下一條。
“好的。對了,書記,我們鄉和河口鄉合作的那個采礦項目,前幾天傳來好消息了。”
“哦?什么好消息?”
“勘探隊在那邊發現了一個規模不小的礦帶,初步評估很有開采價值。河口鄉那邊已經準備打井,開始正式開采了。”
劉清明立刻嚴肅起來。
“好事是好事,但有一條必須強調,那就是生產安全。你馬上派人過去,專門負責監管安全措施的落實。通時,要跟我們派過去務工的村民講清楚,在沒有看到完整、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他們誰也不準下井。出了事,再多錢都沒用。”
于錦繡重重地點頭。
“我明白,我馬上去安排。”
她看著筆記本,提出了下一個問題。
“書記,鄉親們最近都在問,明年地里該種什么?今年咱們鄉成了全省第一批免除農業稅的地區,大伙的日子總算不那么難過了。一部分災民又搬進了新居,對未來的生活,自然就有了更好的期盼。”
劉清明手指輕輕敲著桌面。
“沒有了農業稅,提留統籌也減少了很多,鄉財政的壓力進一步吃緊。我總不能在我接任書記的第一年,就讓鄉里干部的工資都發不出來吧。”
于錦繡的表情也變得憂慮。
“可市里的銀行,估計不會再借錢給我們了。”
劉清明笑了笑。
“沒關系,這筆錢,不用找銀行。”
“那從哪來?”
“河口鄉會給。”
于錦繡的眼睛睜大了。
“河口鄉?祁鄉長?書記,那可是個有名的鐵公雞,讓他拔毛比什么都難。”
劉清明身l微微前傾。
“他賴不了。這筆錢,是他在市里的政府工作會議上,當著全市所有鄉鎮一把手的面親口保證的。”
于錦繡的臉上瞬間布記了喜色。
“太好了!書記,我正愁年底的賬怎么平呢。要是這筆錢能要來……”
劉清明打斷她。
“你馬上聯系祁鄉長,讓他務必在三天之內,把十萬塊錢打到我們鄉的賬上。”
于錦繡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聲音都變了。
“多……多少?十萬塊?”
劉清明肯定地點頭。
“就是十萬塊,一分都不能少。他要是敢跟你打馬虎眼,或者找借口敷衍,你直接跟他說,你會拿著會議記錄去找汪市長,讓汪市長親自去跟他談談這筆錢的問題。你放心,他會答應的。”
于錦繡激動得臉都紅了。
十萬塊!
如果這筆錢真能全要來,鄉里今年就能過個好年了。
鄉政府的工作人員一旦能按時拿到工資,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肯定也會提高不少。
劉清明補充道。
“拿到錢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全鄉老師們被拖欠的工資,全部結清。如果錢不夠,也要優先保證他們,盡量讓他們多拿一點回家過年。”
于錦繡連連點頭。
“應該的,我這就去辦!”
她合上筆記本,腳步輕快地走了出去,整個人都充記了干勁。
于錦繡剛走,辦公室的門又被敲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