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清璇的粉拳再次落在了他的胸口上。
“劉清明,你壞死了。”
兩人笑鬧了一會兒,車里的氣氛輕松又甜蜜。
劉清明抱著女友的嬌軀,把頭埋在她的發間。
“媳婦兒。”&l-->>t;br>“嗯?”
“如果我調到京城工作,你怎么想?”
蘇清璇的身l僵了一下,猛地抬起頭。
“啊?真的?”
“上級征求我意見了。”劉清明說,“我想聽聽咱媽的意見,也想聽聽你的意見。”
蘇清璇的第一反應不是高興,而是擔憂。
“可這樣一來,你就要面對蘇家了。你不是剛得罪了大伯嗎?”
劉清明點了點頭。
“是啊。蘇家肯定不給房子住了,沒準我們就得住地下室。我不想你跟我受苦。”
蘇清璇卻笑了。
“實在不行,讓老蘇出錢買套房子唄。新成集團在京城好像也有生意。”
劉清明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他緊緊地抱著她。
“媳婦兒,我知道你不愿意上京。為了我,你連不愿意去的地方都肯跟我去。我一直以為你不夠愛我,我錯了。”
蘇清璇靜靜地靠在他的懷里。
“你真要上京啊?”
“只能說有可能。”劉清明說,“我來開車吧。”
他換到駕駛位,發動了小紅車,朝著省委大院的方向駛去。
……
省委組織部。
韋元魁坐在自已寬大的辦公室里,手里拿著一份文件。
文件抬頭寫著《清江省2002年度優秀干部侯選名單及事跡報告》。
報告中列舉了全省01年到02年涌現出來的優秀干部名單。
讓為在清江省組織工作戰線多年的老兵,里面的名字,韋元魁大都耳熟能詳。
這些優秀的干部,已經不只一次出現在各類推薦名單上。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也在組織部的干部侯選名單當中。
這意味著,一旦出現空缺,組織部會優先從這些名單里進行挑選和考察,按照職級分配合適的崗位。
這便是干部考察和儲備制度。
在計算機人材數據庫建立起來之前,這步工作需要人力篩選,還需要一定的記憶力。
很多時侯,這個記憶力考的是領導的記憶力,而不是對于名單的記憶力。
韋元魁的記憶力就很好。
他能將這份名單與現實中的人一一對應,了解每一個人的過往而不需要去翻檔案。
這份能力,讓他能在上級領導的垂詢當中,一口中的。
而最近兩年,韋元魁牢牢地記住了一個名字。
劉清明。
千禧年的那場政治風暴,讓為林崢書記為數不多的親信部門,組織部壓力巨大,但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盧系人馬的大面積塌方,讓清江省一下子空出來很多中高層崗位。
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省管干部,也就是歸省委組織部操心。
原組織部長上調省委專職副書記,韋元魁順理成章地升任組織部長,并進入省委常委班子,邁出了仕途中關鍵性的一步。
當時就有傳聞,這場政治風暴,促使林書記下決心的關鍵人物,就是這個當時只是個副科的劉清明。
那也是韋元魁第一次記住了這個名字。
可是出乎所有的人意料,在如此大好的局面下,從省里到地市空出了大量崗位,這位傳說中的關鍵人物,居然被直接下放到了省里最窮的一個鄉當鄉長。
雖然級別提了一級,但任誰來看,都是貶謫的意味居多。
韋元魁當然不會這么膚淺。
他知道,這是一種保護。
他對清南市組織部交代了幾句,使得清南市組織部部長陳東讓出了親自護送劉清明上任的舉動。
這也算是韋元魁對這位年輕干部的一個小小的示好。
事實證明,他的眼光很準。
劉清明在那個特級貧困鄉上一通折騰,不到兩年的時間,可謂是捷報頻傳。
其通報不斷地進入省委各個部門的視野,從宣傳部到組織部,他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地洗刷著這些領導們的大腦。
直到今天,以第12屆“全國十杰”的巨大榮譽歸來。
這個年輕人,已經完全達到了提拔的標準。
照理來說,一個副處級的干部,不需要韋元魁這位組織部一把手來親自談話。
但是他還是決定,親自見一見本人。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
他的秘書走了進來。
“部長,劉清明通志到了。”
韋元魁放下手里的文件,點了點頭。
“讓他進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