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第三艘船沉沒的時候,高從誨才得到情報。
“將軍,那三艘船疑似鐵做的!”
“鐵做的?怎么可能是鐵做的?”
高從誨實在是想不到鐵做的船還能浮起來,他不相信,但是也不敢讓其他船只去試探了。
“全部船只靠岸,靠岸!”
高從誨直到,現在水戰不是最佳的時機,需要緩一緩。
李萬年注意到高從誨的動作,不得不承認:“這高從誨反應還是很快的,到了陸地上,我還真的不一定能夠抓住對方!”
“那殿下,我等要不要追擊?”
“不用!直接西去荊州!”
李萬年不打算和這群人斗什么,他的目的是荊州城內的高季昌!
高從誨靠岸之后,發現李萬年并未追擊,也很慶幸,因為自已現在的損失還不大,也就數百人的損失。
“大將軍,唐軍似乎朝著荊州的方向去了,怎么辦?”
“去荊州?他難道不怕我們前后夾擊?”
高從誨被李萬年的狂妄驚訝到了。
“這個我等也不知,但是他留下了兩艘鐵甲船以及部分船只!”
部下這么說,高從誨也面露懼色,安鐵甲船的威力大家都看到了,一旦被撞上,幾乎沒有機會不沉沒。
“那我們現在就出發,走陸路快速趕往荊州,這里是岳陽,距離荊州不到三百里,我們走上五天肯定能到!”
“那殿下,這些船只?”
“不管了,荊州的安危最要緊!”
高從誨分得清楚輕重,荊州絕對不能出事,畢竟這里也有一萬多的兵馬,要是荊州也被拿下,那么歸州以及峽州必然望風而降。
“得令!”
于是,他們開始走陸路回荊州,如果走得快,四天就能到,李萬年再厲害也不會在四天內攻克荊州,而那時候他們已經到了荊州城外,雙方夾擊之下,必然能夠擊敗李萬年。
但是李萬年兩天時間就到了荊州城外的長江上,荊州城上的守軍都能看到唐軍的船隊,但唐軍并未停留,而是持續北上,三天之后,到了峽州,但還是沒有停留,一天之后到了歸州城下。
此時,李萬年下令道:“一天之內攻克歸州,明日攻峽州!”
李萬年從未想過直接攻打荊州,因為那樣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還不如從西往東攻打,這樣的話更加安全,到時候高從誨的大軍肯定已經回到荊州,正好一口吃下。
歸州刺史是高季昌的另一個兒子高從詡,他知道李萬年的大軍在攻打潭州,不過還沒得知潭州被攻陷的消息,更不知道李萬年直奔歸州而來,如今整個歸州也就三千兵馬,面對三萬唐軍,城內人心惶惶。
歸州的城墻并不算高大,也就比普通的縣城好一些。
李萬年并未從船上下來,攻打歸州并不需要他親自出馬。
甚至他只派出五千人馬,兩個軍,就將歸州圍困住。
整個荊南地區,大部分人口聚集荊州以及附近的山區,歸州城內也就一千多戶,不到七千人口。面對五千大軍圍城,簡直是要命!
高從詡站在城墻上,部將拿來一封唐軍射來的書信。
“刺史大人,唐軍說了,一個時辰內不開城投降,城破之后,不留活口!”
下面的部將說話的時候語氣就在顫抖了,誰都知道夔王不好惹!
高從詡面露艱難之色!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