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柱以為許老太會裝一裝。
比如接銀錢時會假模假樣對他客套句:“回程口糧要是準備的特別好,那不是讓你多有破費?而且連我家吃飯錢都算成你的,這樣好嗎?”
然后他雖然不敢表現得像在自己婆娘面前的那般,露出一臉“揍你噢,快買去”的瞪眼表情,但至少會大氣地揮揮手,別墨跡,他請客。還能差許家三口吃的嗎,他這么有人味兒。
劉老柱這里連詞都想好了,擎等許家妹子給鋪墊。
卻不想他前腳將銀錢遞過去,后腳許家老妹子接過銀錢轉身就走,還像怕他后悔似的,出門就和店家定下今晚午夜時分還要繼續借用灶房。
劉老柱想顯擺兩句的心思無處釋放:“……”
他那叫給出去快一兩銀錢,九百二十三個銅板,活這般大歲數除了給自家人花用,很少對外人這么大方。
咋就不給個機會讓顯擺兩句呢。
看著吧,搞不好小子們回村后不一定會記得他的好,倒是會口口聲聲對家里人說許嬸子一路辛苦,趕路還要給大伙準備飯食,嬸子給買過橘子。他早就看透二道河一眾人。
他之于許老太,就是個配角。
……
而這邊許老太接過劉老柱給的銀錢確實高興。
要不然她還要自掏腰包給大伙買十個咸鴨蛋。
之前許老太想著,她能倒搭給村里小子們就這么多,將一個鴨蛋切四瓣給小子們路上分分,既當鹽又解解饞。
不提一路上大伙互相照顧,就說她也是做長輩的,買了這么多銀錢的貨物歸家,而且別看花的沒剩下多少錢,但不得不說一路下來掙不少。所以再有心算計過日子吧,也不能差十個八個咸鴨蛋錢。
更何況前兩日下雨,古代的路多數是踏平不是特意鋪平,有些山路泥濘恐是要步行,這里的步行不是走三兩個小時,而是搞不好一走就是一兩天。
她和田芯是走不動的,她家那輛貨車全靠老三一人拉扯也吃力,還要靠村里小子搭把手。
這回妥了,既然劉老柱放把血打算大方一回,許老太決定成全,不僅有錢多買幾個咸鴨蛋,她還打算自己鹵些茶雞蛋,鹵三十多個沒問題,鹵一回也不能白費勁,順便鹵些豆皮、藕片、土豆片給小子們趕路吃。
再做些芝麻糊、炒些面粉、自制油炸方便面、炸些肉醬耐放的帶上,那叫回程需要十來天,終于不用苦惱小伙子們眼巴巴看她孫女獨自吃點心和方便面。
許老太心里計算著,除以上這些,還要再買些茄子干和辣椒。秋菜便宜,買塊咸肉每次切幾片油一油鍋底就能炒菜,路上歇覺前將這幾樣炒一炒。
菜方面還要再買幾顆大白菜和蔥提前洗好,秋天的綠蘿卜紅蘿卜芯甜也買兩個,她看到府城有賣那種山東大煎餅的,玉米面、全麥和白面的都有。不是有那么句話?山東煎餅卷一切,東北大醬蘸世界。著急趕路不煮飯時,將這幾樣卷卷就能吃。
要是這九百二十三個銅板買完以上這些還有剩的話,其實許老太還想給大伙買些山梨帶著。
秋日的梨便宜又解渴。
她這趟跟出來發現,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水喝,也不是所有小溪都清澈,有的水可埋汰了。
將路邊混濁的水燒開晾涼勉強喂喂騾牛還行,人喝怕鬧肚子。到時候實在不行就吃梨,再說也解饞不是。府城這里的山梨和山葡萄長得都可大了,能拿出來單賣錢的和自己在山頭摘的不一樣。
如此才顯得回去一路不苦,主食、肉醬、菜,蛋白,連水果都有。
可是想得挺好,劉老柱給的銅板也夠用,只唯一困擾,許老太甭管準備什么都要先考慮車上還能否放下。
像梨,有錢買一袋子沒處摞,六輛騾牛車早已經裝得滿滿登登,摞得高高的,再往上摞搞不好顛簸大勁兒就會翻車。到時連她孫女也要坐在棉花上壓著才有位置。
此時和許老太出來采買的除了自家三口,還有村里另外倆小子,他們是跟著出來瞧熱鬧幫著拎東西。
聽到許老太念叨裝不下不買梨了,急忙道:“別的啊嬸子,分給俺們每人幾個隨身背著。”可見是真熟悉了,饞樣好意思在許老太面前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