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愚戲大人表情一滯,孫緲就知道自已猜中了。
果然,只要情報足夠多,就能從蛛絲馬跡中找尋到世界的真相和諸神的意志!
愚戲居然在反抗!
祂在反抗什么,為了什么反抗,難道祂覬覦的是那十六張神座,原來從神的心思也并不只是虔誠。
一時間,孫緲想了很多。
程實也想了很多,不得不說,孫緲這個時機抓得好,此時正是程實準備用人之際,而孫緲這個無數副會長加身的身份又的確能幫得上忙。
唯一尷尬的是他的信仰。
誕育永久中立,從不摻和這些事;而癡愚更是疑似一位只會看戲的觀眾,天天對著臺上演員陰陽怪氣。
祂們都不想卷入其中,卻又自始至終關注著寰宇的一切。
就是這么一種奇怪的信仰融合組合,能成為自已的助力嗎?
顯然是能的,哪怕為了他身上的情報,孫緲也該在自已的陣營中有一席之地。
于是思索片刻后,程實沒有回應對方的問題,而是笑著問道:
“你覺得這場游戲的意義何在?”
游戲的意義?
孫緲微蹙眉頭,立刻明白這是愚戲對自已的考驗,如果自已的答案足夠契合對方的意志,那么自已或許將在這場游戲里向前邁出一大步。
誰不想知道這場游戲的目的呢?
選擇了癡愚就代表著孫緲遠比其他人更想接近神明的真相,而兼任了數不清的副會長、手握無數情報更是其為了達成所愿的手段之一。
他就早思考過這個問題,諸神無所不能,為何非要賜下一場游戲來傳播信仰,再聯想到所謂的“登神之路”和“覲見之梯”,孫緲沉吟片刻,認真回道:
“為了成,不,造神,為了造神!”
“?”程實深覺有趣,“說說看。”
“覲見之梯代表著諸神對自我信徒的肯定,這大概是信仰傳播的方式之一;
而登神之路不同,諸神為不同信仰的凡人賜下試煉,依據試煉中的表現為他們打分,巔峰圈子里有一種共識,那就是試煉中登神之路的得分高低,與玩家在局中的表現是否契合試煉神明的意志有關。
換句話說,只要一個人在信仰理解上足夠全面,能將所有信仰融會貫通,那他便能在登神之路上走得最遠,比如您所說的......韋牧!
而我個人認為,登神之路之所以稱之為‘登神’,其字面意思絕不會是兒戲。
韋牧就是離神座最近的人!
只不過天上那十六張神座已滿,身為凡人,我尚不知他走向的是哪一張神座。
所以我說這場游戲就是為了造神,是諸神為了造就第十七位神明所賜下的游戲!
而這第十七位神明承載著祂們所有的意志,必定不同于當下任何一位祂。
不過以凡人之短視,我無法揣度祂們創造這位祂的真實目的。
不知我這么理解可對,愚戲大人?”
“......”
程實表情古怪,很想對孫緲說:你錯了,第十七張神座是我孟哥的,韋牧最多也得是第十八神。
但他終究沒在這個場合開這種神經病玩笑。
說實話,孫緲的想法于一個凡人視角而已經無可挑剔,甚至他能從游戲的假象中剝離出來去思考信仰融合的目的,其思考量也無愧癡愚之名。
不過由于缺失了對諸神的了解以及對寰宇真相的認知,他的說法還略有些片面。
這場游戲的真正目的,并非為了打造一個神明,而是為了打造一份“祭品”用來取悅那個真正的神明!
因為只有*祂才能身兼如此多的意志,而諸神所推動的信仰融合也不過是畫虎類犬,是對*祂全知全能的可笑模仿。
在經歷了與命運的攤牌后,程實已然看清了這一點,可現在,在親眼見證了真實宇宙后,他的想法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