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捏著鼻子不得不認,但是我現在反倒盼著他們都成才,力氣往一處使,家族才能昌盛。”
“哪怕他們將來高居廟堂,名滿天下,我也是他們的嫡母。”
“兩位姨娘這些年也沒給我添什么麻煩,孩子們也算乖巧,我把他庶子送到咱們家來,當然是希望他和咱家親近。”
“從咱家出去,那就是咱家的學生也是外甥,這多好,大家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陳老夫人此刻看陳玉壺的眼神溫和了許多,對著陳玉壺惡評道:“這些年了,你總算長了點腦子了。”
陳玉壺拿著茶盞也不反駁,陳家并不是那種嘰嘰喳喳的家族,反而整個家族的人都很沉靜,大概是家庭的環境導致的。
陳玉壺的嫂子也欣慰的看著她:“你既然有了打算,家里自然是全力幫你的,你放心就是。”
陳玉壺看著自已的長嫂露出了笑。
他們家孩子多,光陳玉壺的親生母親就生了六個孩子,每一個都好好的養大了。
所以在陳老夫人眼里,有個別蠢的也不奇怪。
六個孩子,三子三女,還有兩個庶女。
陳老夫人最喜歡的是自已的長女,只是大概是慧極必傷,陳玉壺的長姐在嫁人一年后難產去世了。
嫁的是地方豪族,隴西李氏。
她長姐成婚一年,生一子難產而亡,這些年李家二房的也沒再娶,李程景思念亡妻,一個人帶著孩子自得其樂。
足以見陳玉壺長姐的魅力一斑。
從那以后,陳老夫人就開始專心的管自已家的事,培養自已的孫子。
陳老夫人就十分的專注自家,這一點做的十分的好。
但是也有一點就是太專注自家了,有點不管女兒死活。
陳玉壺還有個妹妹,也嫁去了外地,嫁去了廣陵許家。
也就是揚州那邊。
三個女兒,兩個都聰明,就這么一個笨蛋嫁在了自已眼跟前,陳老夫人眼不見為凈。
陳玉壺是自苦,只要她自已看的開,日子過的更舒服,看不開,誰也救不了她。
如今這個蠢的開了竅,陳老夫人也不能真的不管,對陳玉壺說:“你想的明白,家里不會不管你的,交給你哥哥便是。”
陳玉壺在老夫人面前撒嬌賣癡,跟嫂子待了一會兒,三個人在一起說了一肚子八卦。
既是八卦,也是互相傳遞消息。
陳太尉一把年紀娶了個小妾,結果當晚被陳夫人抓花了臉……
城陽伯府前些日子傳出來,城陽伯和自已的弟妹茍且,現在城陽伯的二房已經分出去了。
并宣布兩家老死不相往來。
丟人丟的滿京城都知道了,現在大家都避開和城陽伯府打交道。
還有前幾天有官員家里,正妻隨意打殺妾室,那位文官被申飭了,說是治家不嚴。
那位妾室可不是奴籍,而是正經的平民。
連帶著一家人都要吃掛落。
陳玉壺和嫂子聊天,能從這些消息里得出很多的結論。
象征著朝堂的風向。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