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頭問林清桐:“家主……”
“兄長把侯位給我了,說父親軍功起家,母親邊關又起戰事了,兒子不日要去邊關了。”
原本木木的陳玉壺,突然伸出手,抓住了林清桐的手。
林清桐明白,他娘最擔心他的時候,就是他每次出征的時候了。
“母親,兒子定平安歸來,戰無不勝。”
“母親等著我。”
陳玉壺沒熬到那個時候,林清桐穿白出征了。
宮中小皇帝聽聞信國夫人薨逝,林將軍披麻出征,小皇帝站在偌大的書房里,暗自傷心。
“聽聞老夫人是知道太傅去世,悲痛異常才突然薨逝的。”
“把我老師的長子和林清濁的孩子接進來給我當伴讀,豐成縣主破例封為郡主。”
“出宮,去給太夫人上香。”
長眼睛的都能看出來,小皇帝不是一個好相處的,才十幾歲就能有如此風姿。
況且皇帝能掌權,林家居功甚偉。
林清柏死的時候,小皇帝說要封林清柏為帝師,要讓他以文侯位下葬,群臣不同意。
小皇帝說要入太廟,群臣還是不同意。
林家冷眼看著,并不運作。
群臣這也不同意,那也不同意,他們越逼迫皇帝,皇帝越愧疚。
皇帝忍的越多,爆發的時候越嚇人。
小皇帝親自給陳玉壺上了一炷香。
蕭薿捧出來一張明黃色的懿旨,“皇上,家母遺愿。”
那張懿旨,皇帝也知道,是信國夫人獨有的,一輩子都沒用。
此刻皇帝也好奇,這張懿旨的內容,會是為了孩子們寫的什么呢?
懿旨上明晃晃的寫著:林氏女,不為宮妃。
皇帝沒想到就這點事兒。
眼睛本能的掃了一圈,感嘆信國夫人與眾不同。
現在許多世家都妄圖把孩子塞進他后宮,只有信國夫人希望她的孫女永不為宮妃。
是真心疼孩子的老人呢!
這么好的人,卻是聽聞長子過身,悲痛去世的。
唯獨親生的兩子,一個為了朝廷被奸人所害,一個即將出征,死生不知。
小皇帝下頜動了動,什么都沒說,把那張懿旨緊緊握在了手里。
光是看著性情這般隱忍,蕭薿也明白,為什么林清柏敢在他身上賭個大的了。
最后陳玉壺以超規格下葬,那規格都不知道超到哪里去了。
而且陳玉壺沒死的時候,就囑咐家里人。
“我要厚葬,必須厚葬。”
“等林家不好了,子孫不爭氣了,活不下去了,你們就讓他們去挖我的墳。”
蕭薿難以形容自已聽見這話的驚悚。
知道自已婆母一向特立獨行,但是沒想到這么特立獨行啊!
“母親!”
“休要多說,聽我的就是!”
最終蕭薿和當時還活著的林清柏,到底把這條寫在了家規里,當然不是因為讓他們去挖祖宗的墳。
而是為了讓他們感受長者的愛護。
當天晚上,皇帝拿著那張懿旨,看了又看。
朝陽騎著馬一路疾馳,還是沒趕上,她長大了,不再像小時候一樣隨地大小哭了。
她要有王妃的威嚴。
但是看著墓碑,朝陽還是沒忍住。
莫驚在朝陽的背后出現,“姑姑,祖母遺命,你我共享商路。”
多年的操持下來,敖漢部十分的依賴外來的經濟和商隊,朝陽的王妃,名副其實。
以后這頭牽著她的,就是莫驚了。
在皇帝徹底干贏了群臣之后,那時候皇帝已經不再是少年模樣。
青年的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封了林清柏為文侯,入太廟。
這下子沒人敢叭叭了。
當晚小皇帝帶著林清柏的長子,林莫倦和林莫停去了太廟,對著林清柏的畫像,哭哭啼啼,絮絮叨叨說了許久。
最后對林莫倦說:“要是老師在,定會夸我的。”
林莫倦張口就想勸誡,小皇帝提前預判:“閉嘴。”
“是,陛下。”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