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的爭吵持續了幾天,以蔡京、趙良嗣為主的聯齊派與鄭居中等人唇槍舌劍,爭吵不休,趙佶對此甚是不耐煩,干脆下詔,遣武義大夫馬政及平海軍劉亮、王美,同高藥師等過海至遼陽府與齊國議事,眾人仍是從登州出海,令登州水師做好準備。
只是無奈,此事影響甚大,就算詔令已下,朝野上下仍是不斷有人發聲,樞密院執政鄧洵武等人上書力陳與遼交惡的壞處,勸諫以兩國和平為主,莫要輕啟戰端,又齊乃小國,定會為遼所滅,到時若是遼主問罪,官家以何作答?
惹的趙佶一臉不快,接連數天在御書房作畫、寫字未理朝政。
不久,童貫上書平燕策,說‘云中是根本,燕薊是枝葉。當分兵騷擾燕,而后以重兵取云中。’,洋洋灑灑寫了千多。
只是也巧,廣安軍草澤安堯臣亦上書論燕云之事,其曰:‘宦寺專命,倡為大謀,燕云之役興,則邊釁遂開;宦寺之權重,則皇綱不振。’,文章干練,用典不俗,順帶寫了數告發童貫、蔡京勾結把持朝政,趙良嗣心懷不軌,意圖挑起邊患。
趙佶看后大贊,只是仍是沒有給出定論,既定的出使行程亦是毫無更改,卻仍是給了安堯臣一個承務郎的官職。
時間漸漸過去,詔書于天氣轉冷之時發出,登州上下接了皇命不敢怠慢,登州守王師中當即找來通判宗澤。
“官家要平海軍二度出使過海去往遼東,天使于來年春日前來,然今時登州境內有大賊宋江在二龍山打家劫舍,若是天使到來定會受其騷擾,還望通判與本官齊心合力,將此賊剿滅,還登州一個太平。”
宗澤不到耳順之年,方臉,面色紅潤,聞連忙點頭:“本官早有此心,前段時日一直為民請命忙于政務,此時既然官家有旨意下來,自是愿意配合。”
王師中大喜:“如此一切拜托通判,本官要去平海軍督促水師官兵訓練,切莫出現前次之事。”
宗澤當下應了,自去準備,王師中則是帶著一隊兵馬匆匆趕去平海軍,前次出使半途返航之事他深以為恥,自是不能讓這一幕重演。
兵馬準備有些時間,出兵的風聲,漏了出去。
……
登云山。
寒風在山頂吹拂,蟲鳴聲早在上月就已消失,枯黃的枝葉不斷隨著樹枝的搖擺掉落,三五成群的匪徒哈哈大笑著勾肩搭背的走過山道,自己尋了個屋子耍錢去了,山上陰冷,除了幾個守在寨墻上的漢子,沒幾個人能堅持著在寨中巡邏的。
聚義廳里,孫新、樂和等人正在高聲唱著鄉間小調,穆弘、李逵、鄒淵等人正在拿著酒壇拼酒,圍著幾人的鄒潤、穆春、解珍、解寶等正在高聲叫好。
上首處,兩道身影并排而坐,時不時的有說話聲音傳出。
“加亮先生回去,江……著實不舍。”宋江拉著吳用的手用勁捏了一下,嘆口氣:“只是再把你留在此處,怕是天王哥哥要怪罪小可不懂人情世故。”
“宋江哥哥放心,天王不是那樣的人。”吳用喝了些酒,面上有些酒氣,聞笑了一下:“況且他那里人多,又少有危險,小生一段時日不回,也沒甚事情。”
“如此就好。”宋江嘆口氣:“就怕天王哥哥怪罪小可將你留在此處這般長時間不回。”,目光看向下邊,幾個新面孔正聚在一起說話:“不是教授,小可也沒法將山寨壯大。”
孔明、孔亮哥倆覺著有異,抬頭看上首宋江正在看他們這,連忙舉起酒碗示意喝了一口,同時催促著身邊人道:“武松哥哥,繼續說啊,那飛天蜈蚣怎生死你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