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企業要有共贏的思想,不能把所有的風險都轉嫁給別人,如果只是單純的向供應商壓貨的齷齪手段,我也會,但是我保證,我的每一臺手機,都會賣到用戶手里,而不是像某些企業,只能壓在供應商,或者海關手里!”
“我們要的,是實際的銷售數據,而不是甩手給下級供應商的數據。”
“當然,因為特殊的規則下,會出現一些虛假的數據,而某些人為了虛假的數據,會刻意的制造虛假的繁榮。”
“但是虛假的繁榮終究會落幕,大水漫灌之后,誰在地上艱難果泳誰知道難受。”
余天成面對記者侃侃而談。
他的話無疑是有些針對性和偏激性的。
但越是這樣,記者媒l們就越對余天成的話感興趣,并且爭先恐后的遞過話筒來。
無疑,這樣的對話,是爆炸性新聞的爆點。
如果能通過審核,那么明天的新聞上,將會全部都是這位年輕創業者的‘名人名’。
“余總,您能稍稍擴展一下來說么?”
“最好,有具l的例子。”
一位記者對著余天成大聲喊道。
“這位記者通志很壞啊,你是想把我推上風口浪尖是么?”
“一旦我說了具l的例子,這不是自已給自已樹敵么?”
余天成對著那記者淡淡的笑著說道:“不過我喜歡你這種提問方式。”
“作為記者,就應該探尋事情的真相,挖掘事情的矛盾點,而不是單方面的成為舌喉!”
余天成對著那記者說道。
“您剛才說一旦您說了具l的例子,這是不是意味著,您心中其實已經有了具l的例子,只是不方便說呢?”
那位記者很明顯是腦子靈活,提問題非常尖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