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一家在大伯家整整待了三天,這三天里,他們仿佛回到了一個與現代科技文明隔絕的世外桃源。
每天清晨,陳默就和堂姐表哥們一起爬山。
鄉下的山路崎嶇卻充滿野趣,大家一邊爬山一邊說笑,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受著大自然的魅力。
午后,他們會找個開闊的地方野炊。
大伯母準備的食材都是自家種的蔬菜和養的雞鴨,簡單卻美味。
大家圍坐在一起烤肉,香味飄散在空氣中,引得人食指大動。
最讓陳默享受的是釣魚的時光。
他和父親、大伯一起坐在河邊,靜靜地等待魚兒上鉤。
沒有手機的干擾,只有偶爾的交談和自然的聲響,讓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寧靜。
這三天里,陳默幾乎沒碰過手機。
除了每天晚上固定和蘇明月煲電話粥外,其余時間他都沉浸在親情的溫暖中。
大家聚在一起聊天、游戲、分享故事,沒有任何電子設備的干擾。
這與未來幾年后的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陳默記得很清楚,在重生前的世界里,即便是親人團聚,大家也常常各自捧著手機,沉浸在虛擬世界中,缺少了這種面對面的真情交流。
此刻,看著親人們臉上真誠的笑容,聽著長輩們親切的嘮叨,陳默深深感受到這種質樸親情的珍貴。
沒有社交媒體的點贊,沒有短視頻的刷屏,只有最純粹的人際交往和情感交流。
這三天,讓陳默暫時遠離了商場的喧囂和壓力,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本真。
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要珍惜眼前人的決心,畢竟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有些東西,是永遠不該被取代的。
到了第四天的清晨,由于陳志遠還有一些事務要處理,陳默一家也準備啟程返回江城了。
一大早,院子里就擠滿了前來送別的親人。
大家依依不舍地道別,氣氛溫馨又帶著幾分不舍。
臨別前,陳志遠從包里掏出一疊厚厚的紅包,臉上洋溢著掩飾不住的喜悅。
他先是恭敬地給父親遞上一個大紅包:“爸,這是兒子的一點心意,您收好。”
老爺子推辭了幾下,但看到兒子堅持,最終還是欣慰地收下了。
接著,陳志遠開始給在場的每一位親戚都發紅包。
大伯父、大伯母、大姑父、大姑...就連小輩們也都有份。
“志遠,你這是做什么?”大伯父連連推辭,“我們都這么大年紀了,哪能收你的紅包!”
大姑也擺手:“就是就是!你們能回來我們就很高興了!”
但陳志遠臉上春光滿面的,執意要將紅包塞到每個人手里:“收下收下!今年是個好年,大家一起沾沾喜氣!”
他的聲音里充滿了自豪和喜悅,那叫一個得意啊。
確實,今年對他來說意義非凡,不僅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和蘇氏集團的合作讓公司發展更上一層樓,更重要的是,兒子陳默的表現讓他臉上有光,在親戚面前狠狠地長了一回臉。
李慧蘭在一旁看著丈夫,眼里也滿是笑意。
她知道,丈夫這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這么多年,陳志遠一直勤勤懇懇地經營著公司,如今終于迎來了事業的春天,兒子又這么有出息,做父母的哪能不高興?
就連一向矜持的陳志霖也忍不住打趣:“三哥,你這是發財了啊?紅包都給這么大!”
陳志遠哈哈大笑:“托大家的福!今年確實不錯!”
陳默看著父親難得這么開心的樣子,心里也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