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決定提高百姓收入,那最低工資調整權力下放一事也無從說起,全國一盤棋,大家一起提。
全員持股企業無所謂,萬一利潤降低,大家就少分紅。
跳得最歡的是私有企業和外資企業,都抱怨成本上升了,巴拉巴拉一大堆,可惜沒人搭理它們,體量太小,也不是主流,而且工業局手中有詳細數據,他們到底賺沒賺錢,鄒臨天心里清楚得很。
物價確實有上漲趨勢,但波動幅度和范圍比較有限,主要體現在城市的服務業中,剛好是城市中的無本錢,無技能,無資產的三無人士從事的行業,主席看了報表表示滿意,提高這個群體的收入,正是大家的目的。
農民?用鄒臨天的話來說,但凡他們肯少生兩個孩子,現在中國摩托車三輪車的農村滲透率至少百分之五十,汽車滲透率至少百分之十。農業部提交的報告,中國戶平耕地面積面已經超過30畝,以現在的平均糧食產量加價格,足夠四口之家開上摩托車,腦子聰明一點,買汽車就沒什么壓力。
可惜中國的戶都有點大,現在平均每戶人口是七人,這還是遷移出去的移民全部強行拆戶之后的數據,以前的數據大家估計在九人左右,不是過不下去的家庭,根本沒有分家一說。
書記們看著人口報告都頭疼,一年移出去一千萬人,去世五百萬左右,凈增還有1500萬。
可以移民的空間不是無限的,最多還以這個速度操作五年,之后就沒辦法再強制移民了。
總理看著統計的各地生育率表眉頭緊蹙:“為什么這幾個地區的生育率明顯低于周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