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在剿滅突厥一事上,和薛延陀聯合起來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場戰爭只是消滅了一個老對手,而不是消滅了整個草原。
因為這一戰,薛延陀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和上一次不同的是,這次是大唐獨自對薛延陀發動了進攻。
就算是仆骨,回鶻,契丹這些部族,都有拉攏的可能,但是卻沒有人愿意去做。
以大唐現在的實力,根本不需要他們的幫助。
相反,如果能夠將這些部落一網打盡,對于大唐來說,反而是最好的選擇。
如今水泥路到處都在修建,缺人手是個大問題。
因為不管是鋪設碎石、沙子,還是拓寬道路,都需要很多人手。
而水泥這種東西,因為各地都有建設水泥作坊,倒也算不上緊缺。
“確實是這樣,王爺還說,此戰過后,我們要擴大隴右道的勢力范圍,擴大河東道的勢力范圍,同時建立漠北道,把大草原納入大唐的管轄范圍之內。”
“而且,王爺已經決定,將關中所有寺廟中的僧人,全部轉移到漠北道,由朝廷建造寺廟,所有的胡人部族,都要皈依佛門,否則,就必須搬遷到嶺南道。而且所有的部落都要在一片草原上生活,沒有官府的允許,不能遷移。”
席君買不明白李想為什么要這么做,但他能感覺到,李想想要徹底解決草原上的問題。
身為李想的貼身侍衛,他當然知道李想對寺廟并沒有太大的興趣,但現在卻愿意在未來大力宣傳,這絕對不是什么菩薩心腸。
李想一邊想著如何解決草原上的危機,一邊回憶著后世,辮子王朝是怎么對付蒙古人的。
蒙古這個曾經統治過歐亞大陸的部族,在辮子王朝的統治下,完全沒落了。
不僅人口越來越少,戰斗力也越來越弱。
其中,辮子王朝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廟抵得上十萬大軍!
蒙古總共才兩三百萬人口,就有幾十萬人出家當和尚,可想而知,人口出生率會降到什么地步。
李想也準備如法炮制,將這個政策,推廣到漠北道。
這樣的陰謀,就算有人看出來了,也拿他沒辦法。
同時,擴大“羊吃人”的影響,讓各部落的牧民都能在自己的牧場上過上安穩的生活。
長此以往,又有幾個人愿意去刀口舔血?
而且,有了水泥路,再加上幾座重要的城池,大軍隨時可以調動,漠北道上發生大規模的叛亂,已經不太可能了。
除非大唐內部出現了內亂。
“王爺雄才偉略,一心想要徹底鏟除草原部族對中原的威脅。草原還是很大,東起遼東,西至西域,數千年來,中原從未真正統治過他們,想要像中原那樣統治,談何容易?”
“不過,越是艱難,我們這些年輕一輩的人,就越要奮發圖強,一舉殲滅薛延陀的軍隊,才是最關鍵的一環。”
“到時候,再想辦法把高句麗、西突厥一網打盡,整個大唐附近再也不會有任何的國家能夠威脅到我們了。王爺年紀輕輕,總有一天,他會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秦安然很慶幸,自從認識李想之后,他的人生就走上了正軌。
以現在大唐諸將的年齡而論,再過十余年,他極有可能成為大唐軍方的中堅力量,就像當年的李靖一樣,成為一代軍神。
……
定襄城外,一座小城之中。
夷男再也沒有了之前的輕松。